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

用九點說明,為什麼綠能會是台灣務實的選擇?

用九點說明,為什麼綠能會是台灣務實的選擇?

非核家園可能不是社會共識,但減煤一定是

第一,非核家園曾經是藍綠共識,現在也不見得不是共識。國民黨執政的新北已經表態反對核廢料,未來核四是否續建,恐怕國民黨內部意見要先整合好。
第二,如果非核家園不是社會共識,減煤一定是社會共識。民進黨的 2025 非核家園政策是廢核「減煤」,增加燃氣和綠能。 主打空污議題的台中新任市長盧秀燕更是表示會嚴格監督中火,中電不北送;在政治上,綠能是藍綠都可接受的務實選擇。


2025 年以前,台灣不會發展新的核電機組,再生能源也無法穩定供電
第三,到 2025 之前,台灣不可能有新的核電機組上線,就算政府現在馬上變成挺核,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新北不核、台中不煤,為了供電無虞,那就是增加綠能和燃氣。 以非核減煤的觀點來講,只剩下綠能是務實選擇。
第四,目前再生能源確實電力供應無法像傳統電廠那麼穩定,所以跟可以快速升降載的燃氣發電搭配最為適合。加上儲能技術和去中央化的智慧電網的發展,夏天尖峰靠太陽能;冬天空污嚴重時,離岸風電提供大量電力,再生能源的間歇性不是問題。
第五,核電廠是政府出錢蓋,太陽能或風電是開發商出錢蓋。要繼續蓋完核四必定需要舉債;至於推動綠能,政府坐等稅收和回饋金就好。以政府財政觀點來講,綠能是務實選擇。
第六,風電產業可外溢到大小承包商甚至中小企業,增加產業升級動能及高薪就業機會;相反的,核電相關廠商都是大企業,外人無法雨露均沾。以發展產業的觀點來講,綠能是務實選擇。
綠能對電價影響小,卻對環境、產業效益大
第七,綠能對電價影響有限,但環境及產業效益極大。就算遴選 3.5GW 風電今年全部取得 5.8 塊費率,2025 年電價約 3 塊出頭,更不用說明年費率已經準備往下調。而 2025 年的競標價格,更是低於現在的電費。
所以長期來講, 綠能是乾淨、便宜的電力,但現在不開始做,就永遠等不到那一天 。以追求低廉、清潔電價的觀點來講,綠能是務實選擇。
第八,國際間很多重要企業(如蘋果、google、臉書)除了自己大量購買綠電之外,也要求供應商需採用綠電,有足夠的綠電和好的綠電交易制度,才能吸引優質資本前來投資,而台積電也是綠電購買大戶。
在巴黎協議簽訂之後,產品是否以綠電生產,更將逐漸成為國際貿易標準,因此,越來越多製造商紛紛強調自己是以綠電生產,增加產品出口優勢,同時提升經濟競爭力,因此綠能仍是務實選擇。

外資已經等在家門口了,盼中部的綠能發電能早日開花結果

第九,當各縣市都在爭取外資的時候,外資已經在中部縣市門口,各國風電開發商及供應商紛紛進駐台中港,西門子還要來台中設廠。離岸風電開發商也提出在彰化繳稅、興建廠房、培育人才的承諾。

我們衷心期盼,在新任地方首長的努力下,中部地方的產業榮景能開花結果。


為什麼台灣寧願用進口能源發電,也不發展本土的地熱發電?

陸之駿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台灣能源爭議不斷,從先前的核四、深澳電廠以及中油觀塘案看來,多都是因為環境議題而遲遲無法達到共識,不禁讓人想問有地熱發電條件的台灣,為什麼不選擇發展呢?
(責任編輯:徐子捷)
和台灣同處「太平洋環火山帶」,在 2015 年,菲律賓的「地熱發電」有 1,870MW,排名世界第 2;印尼 1,340MW,世界第 3。
而 「地熱發電」,是世界公認成本最低的發電方式。 施工成本雖高於天然氣、渦輪,但遠低於太陽能、燃煤,並且 「沒有」燃料成本 。(參見下表)
我們一直有種誤會,認為鄰近的菲律賓是「落後國家」。 事實上,菲律賓人口有 1 億,排名世界第 12。國內生產總值 (購買力平價)8,000 億美元,排名世界第 29。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國」。
在地熱發電方面,這個「大鄰居」,比台灣領先 30 年。台灣大約在 1970 年代取得美國同意搞核電以後,就完全棄置地熱發電的發展。
比起現在最熱門的綠電太陽能發電,地熱發電的成本,只要大約 5 分之 1、20+% 地熱發電遠比太陽能發電穩定。 太陽能發電,是「看天」發電。在北台灣,日照平均每日 2~3 小時,而地熱 24 小時。因此更適合作為「基載電源」。

選擇用什麼能源發電,是一個「國家戰略」問題

台灣自 1980 年代停止採煤後,能源幾乎 100%進口。這樣的能源政策,適用於一個「強鄰意圖統一」的國家嗎?道理甚明。 一旦海運被封鎖,台灣一星期就沒電。
地熱卻是「本土」的。

台灣停止採煤後,台電卻因循苟且,延用原本發電方式,並且寄厚望於美國支持下的核電。國家領導人 (包括蔣經國、孫運璿及以降歷任總統、閣揆),也沒警惕到這問題,不思「能源戰略」的調整,以致形成了今天窘境。
相對來說, 蔡英文政府是有心的,成立了國家級的地熱發電小組 。只是執行上是否能擺脫台電覊絆、時間上是否能夠來得及?這就有待考驗了。
BO 編按:台灣早在 1970 年代就已探勘出多處超過 150 度高溫的地熱田,也曾經是全球第 14 名地熱發電國家,但過去四任總統任期內都 無任何地熱電廠建立 。
直到今年三月,台電與中油才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宣布共同開發 2MW 的宜蘭仁澤地熱示範廠,其中包含國營會、能源局、中央地質調查所、工研院等其他專業單位的 「地熱國家隊」 成形,預計在下半年開鑿第一口地熱井,更希望能在 2022 年開始挹注清潔電力。

沒有留言:

方便性、能量密度、安全性、應用場景等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異的奈米液流電池最終能打敗鋰電池嗎?

  當莫妮卡開著她的電動車前往母親家時,車上的電池指示器顯示需要重新充電。她在一個充電站停下來,在加油站刷了信用卡,把噴嘴插入車內,並在5分鐘內將400升用過的奈米液體換成新的。在她等待的過程中,一輛油罐車開過來為充電站補充燃料,交換數萬升充滿電的燃料。莫妮卡關上她的電動車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