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我太陽能產值 今年恐腰斬
我太陽能產值 今年恐腰斬
2012年11月10日
IEK認為,明年台灣太陽能產值跌幅將明顯趨緩。董孟航攝
【楊喻斐╱台北報導】工研院IEK分析師王孟傑表示,儘管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在全球中處於較健全的體質,然而在產業鏈價格全面下滑下,預估今年產值將減至960億元,僅約去年的一半,明年隨著價格觸底、需求回籠下,預期產值跌幅將明顯趨緩,甚至有機會止跌反彈。
王孟傑指出,各國政府為保護產業,在經濟無法支持大額補助下,反而以提高貿易障礙為手段,惡性角力造成大環境更為混亂,導致產品價格在1年內劇烈下滑了50%之多。然而,中、美、日、德、義等全球太陽光電主要需求國,其政經局勢可望於明年底前陸續走向穩定,對於再生能源政策方向也逐漸明朗,有利台灣廠商掌握各主要市場的動向,以進行明確的市場布局。
明年有機會反彈
另一方面,在中、美、歐掀起太陽能貿易大戰下,也更加凸顯台灣太陽能產業地位,從上游的矽晶圓到電池、模組端都將可望享有轉單利多。王孟傑認為,台廠可利用產能優勢,維持經營上的彈性,保持友善以及策略聯盟的關係,追求最佳利益。
王孟傑認為,太陽能景氣若能在今年底復甦,明年台灣太陽能產值的跌幅不但將會明顯趨緩,甚至有機會持平或者出現反彈,回到1000億元的規模。
王孟傑指出,今年全球太陽能安裝量估計為31.3 GW(Giga Watt,10億瓦),成長率已僅為個位數水準,而明年雖然各國補助疲軟,但價格可望觸底推升需求走揚,全體市場可望達35.3 GW的水準。
驚爆:美國開始放棄太陽能光伏產業
有業內人士稱,跡象表明,美國開始放棄太陽能光伏產業,值得我們關注。以下為內容摘錄:
一方面,美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確實遇到了嚴重的技術和成本問題,使其發展受阻;另一方面,美國已經找到新的能源而且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
美國光伏產業遇到的嚴重問題主要是:一是技術問題,二是成本問題,三是財政問題。
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要核心技術是原料提純和太陽能電池。雖然美國的FirstSolar公司掌握了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但是推廣起來還是有很多困難。而多晶體硅的提純與生產污染很大,這一問題並沒有解決,因此太陽能電池生產在美國不可能開展大規模化生產。目前太陽能電池生產主要在發展中國家如中國,並且依靠政府支援和勞動力成本優勢獲得發展。
美國太陽能光伏企業紛紛破產倒閉決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因為這方面的技術沒有實現重大突破,沒有解決功率密度低、成本太高、原件制造污染嚴重等問題,沒有實現大規模化生產。因此,美國政府放棄對太陽能光伏企業的補貼實際上就是放棄對該項產業的支援。也許美國政府認識到,太陽能光伏產業目前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產業。
另一方面,美國之所以能夠理直氣壯放棄太陽能光伏產業,是因為它們2010年在開發頁巖氣領域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從其頁巖氣產量可見一斑:201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達到1372億立方,而2000年只有200億立方,增長6.5倍!不僅成本低,而且能夠實現規模化生產,而且全球頁巖氣儲量非常大。這也許是美國放棄太陽能光伏產業,乃至放棄中東石油的一種新的解釋。
需要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美國政府對中國等太陽能光伏產業實施“兩反”(反傾銷、反補貼),把它們的企業破產歸於中國是沒有道理的,是強詞奪理的。其背后的陰謀可能是繼續迷惑中國,讓中國繼續扶持太陽能光伏產業這一個他們放棄的產業,而美國則去開發頁巖氣等新能源。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未來5年 太陽能仍供過於求
未來5年 太陽能仍供過於求
2012-11-09 01:10 旺報 【記者葉文義/台北報導】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周三做出終裁,認定大陸太陽能電池及模組雙反成立。雙反終裁雖有利太陽能市場進行整合,不過市場研究機構EnergyTrend認為,經過今年高迭起伏,太陽能市場仍舊供過於求,到2016年前全球產能過剩態勢不變。
矽晶圓率先淘汰賽
雖然今年的實際安裝量可望超過去年,但需求成長遠不及過去幾年產能的大幅增加,因此儘管部分國家湧現搶裝潮,以及新興市場的安裝量讓市場出現一線曙光,但供過於求、低價換現金、破產保護、財務危機等,仍是今年太陽能市場最熱門的關鍵字。
EnergyTrend認為,太陽能市場到2016年前整體產能依舊保持成長態勢,矽晶圓片的成長主要來自想要擴大市占的廠商,垂直整合廠商對於擴充矽晶圓片產能的興趣已減,今年前20名的矽晶圓片廠約占市場70%左右,預期到2016年集中態勢會更趨明顯,前10大廠商就能占據70%市占率,但由於近年持續低毛利甚至負毛利的情況,矽晶圓段會率先進行資金淘汰賽。
觀察電池片的發展,由於專業電池廠商仍能占據市場一方,加上垂直整合廠的電池與模組擴產步伐一致,因此隨著下游需求增加以及搶占市占率,電池段的成長會是所有供應鏈中最為明顯部分,除部分公司因為財務資金面不足而遭淘汰,轉換效率拉升也將有助於產業加速洗牌。
陸品牌大廠產能移動
供應面最下游的模組段因為技術含量低,且停線開線的成本低,淘汰時間會拉長,目前絕大多數產出已經集中到大陸廠商,受限於國際間的貿易限制,既有大陸品牌大廠會在非中國的許多地方建立模組廠〈新增或設備移線〉,因此整體產能並不會減少,到2016年前擴產動作仍會持續增加,有利用價值的產能,例如歐洲產線或2線廠商都有可能發生換手或整併的情況。
EnergyTrend指出,經過1年多低迷市況,供應端還在進行淘汰賽,由於部分廠商在策略上依舊選擇高產能利用率消耗產能、攤提成本,搶市占率,因此未來5年多晶矽、矽晶圓、電池片的產出依舊高於市場需求,市場價格及產品需求仍處於是混亂局面。
模組端則因為掌握出海口,為避免過多庫存,產出較能貼近市場需求,然由於中小型廠商閒置產能多,整體稼動率仍偏低。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史丹福鮑哲南 發明全碳太陽能電池
史丹福鮑哲南 發明全碳太陽能電池
記者王慶偉史丹福報導
史丹福大學31日宣佈,化工系教授鮑哲南(左)成功研發「全碳太陽能電池」(右下)將有望全面降低傳統太陽能發電(右上)的價格。(圖:史丹福大學提供)
史丹福大學10月31日宣佈,由化學工程系華裔教授鮑哲南(Zhenan Bao)所率領的研發團隊,成功發明「全碳太陽能電池」(All Carbon Solar Cell)。以全碳製成的太陽能電池成本,將比傳統太陽能電池用節省很多。鮑哲南的研究報告將於本周刊登在ACS Nano網路雜誌。
鮑哲南指出,碳有低價格、高效率的特性。鮑哲南相信團隊研發出來的「全碳太陽能電池」,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完全以碳來製作的電池。鮑哲南表示,這項研究根據團隊之前的研究,包括「碳奈米管」(Carbon Nanotube),有機半導體、奈米架構等基礎而來。
「碳奈米管」有很好的導電功能,同時也能溶解為液體,鮑哲南表示,以「碳奈米管」為基礎的「全碳太陽能電池」,可以用溶化方式,塗抹在任何形狀的表面,形成彈性的薄膜,「或許未來工業設計要重新思考,如何來利用這些有彈性的太陽能電池,裝在建築、門窗,或車子上來發電。」
「全碳太陽能電池」特性在於成本低廉,可以用噴漆方式製造為成品的價格,遠比現有太陽能電池的製造成本為低;在安裝上也很方便,不需要太多工具。
「碳是自然界最豐富的物質,有強大吸光功能,在高熱之下還可以維持穩定,」鮑哲南指出,現行應用在太陽能板中的電子元件越來越貴,「這個研發最大的意義,就是可以降低太陽能電池的價格。」
雖然「全碳太陽能電池」可以成功的達到發電功能,但和現有的太陽能電池相比,仍有發電不足之處。鮑哲南表示「全碳太陽能電池」仍有許多研究需要進行,改進發電效率。
鮑哲南表示,太陽是人類現在及未來重要的能源來源之一,地球各地都有陽光,科學家需要找出低價、有效的來利用這個能源。鮑哲南「全碳太陽能電池」詳情:baogroup.stanford.edu。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史丹福鮑哲南 發明全碳太陽能電池
訂閱:
文章 (Atom)
-
環境感知與情境理解的關係 環境感知與情境理解是緊密相連、相互依存的兩個層次,共同構成智慧系統對現實世界的完整認知。環境感知是獲取原始數據的基礎和前提,而情境理解則是在此基礎上,對這些數據進行更高層次的抽象、整合和推斷,賦予其意義,進而實現智能決策和行動。
-
JX傳進軍德國家用燃料電池市場 價格僅現行1/5 回應(0) 人氣(63) 收藏(0) 2012/04/20 08:41 精實新聞 2012-04-20 08:40:51 記...
-
經過10年的研究製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加籍教授沙德維(Don Sadoway)的儲能液態金屬電池樣機已經在麻省展開測試,樣機尺寸大致相當於一個集裝箱。這只是模型機尺寸,日後投入市場的產品可以規模更大,效率更高。 該電池也被稱為電網級電池,其功率強大,足以為一個社區提供電能...
-
躺在沙發上原來有這麼多危害! 辛苦工作一天,好不容易下班回到家,當然要「嘩」的一聲投入沙發的懷抱啊!但專家提醒,愛當沙發馬鈴薯又沒有留意坐姿,不但無法達到放鬆目的,在長期不當壓迫頸椎下,更可能使惱人的三叉神經痛、暈眩、顳顎關節痛等5大健康問題找上門。因此,想要預防...
-
在電影《駭客任務》中,人類被機器人當成生物發電的原料使用,雖然人體內的電並不足以供應能源使用,但最近有一項研究發現,在我們體內有一種細菌能產生電能,甚至可能發展成另類的生物發電方式。 研究團隊針對厭氧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進行研究,這種在...
-
《太陽能》台電池廠應降低依賴歐洲 精實新聞 2012-04-20 18:49:36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工研院IEK舉辦「台灣 綠色能源 產業 新思 維」系列研討會,面對歐債下,歐洲市場相繼削減 太陽能 補助,工研院IEK經理王孟傑指出,台灣 ...
-
隨著 3C 產品與電動車蓬勃發展,近年鋰離子電池需求量與日俱增,但隨之而來的電池回收問題也不容忽視,對此,芬蘭再生能源公司 Fortum 已透過全新回收技術,成功將電動車電池材料回收率從 50% 提高到 80%。
-
從國外媒體 New Atlas 了解到,紐約賓漢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近日專門為偏遠地區研發出了一款低成本、便攜式、可降解的電池。這種依靠細菌驅動的燃料電池,外型還和巧克力有些相似。 ▲ 外型是不是有點像巧克力? 據了解,紐約賓漢頓大學...
-
太陽能發電已逐漸改變世界各國的電力市場占比,而研究人員認為,未來太陽能將變得更高效、更便宜,關鍵材料就在於一種被稱為鈣鈦礦的晶體全面開發。 太陽能電池領域長江後浪推前浪,而鈣鈦礦電池目前被認為是繼傳統矽電池之後最有前途的接班人,自 2009 年首次報導曝光至今,短短數年就...
-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產綜研)與大金工業日前宣布,共同開發出新型光碟,大幅提高光碟的儲存容量與速度,估計這種新型光碟的容量可達10TB(10240GB),未來可望將其商用化,並應用於長期資料保存領域。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產綜研與大金工業合作開發出新型光碟,雖然光碟...
中國啟動全球首座鈉離子電網儲能廠
中國啟動全球首座鈉離子電網儲能廠,領跑綠能轉型與電池技術革命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儲能需求快速成長的背景下,中國於2025年正式啟用全球首座具備電網功能的鈉離子電池儲能廠「寶池儲能站」。此舉不僅展現中國在電池技術創新上的實力,也為未來綠能與儲能系統的發展指明方向。 寶池儲能站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