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

獨一無二的個人密碼 - 「生物辨識」

獨一無二的個人密碼 - 「生物辨識」

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擁有獨特的身體密碼
手機上網、消費都需要帳號密碼
但這些帳號密碼容易忘記或被破解
而「生物辨識」利用每個人獨一無二生理、行為特徵
自己的身體就是一串密碼,不怕遺失、複製,且隨身攜帶

Apple 掀起智慧型手機搭載生物辨識潮流

生物辨識其實已經發展許久
從前的蓋指印也是生物辨識的一種應用
但卻遲遲沒有在大眾消費中普及化
而就在 2013 年 Apple 推出具備指紋辨識的 iPhone 5S
2014 年導入 Apple Pay 結合手機支付功能
後來 Android 龍頭 Samsung (三星)也跟進
在 2015 年提供指紋辨識結合 Samsung Pay
2017 年更是在 S8 推出虹膜辨識功能的手機
讓生物辨識儼然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備

現在就讓我們帶你進入生物辨識的世界
接下來將依序介紹:
✎生物辨識種類:指紋、人臉、虹膜、心跳、DNA
✎生物辨識全球市場規模:預估到 2021 年可達 305.5 億美元
✎生物辨識未來趨勢:電容式指紋辨識將導入中低階手機,高階手機將導入螢幕下指紋辨識
✎神盾(6462):台廠唯一擁有演算法技術的指紋辨識廠,機會命運卻被操縱於單一客戶手中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生物辨識種類:

指紋、人臉、虹膜、心跳、DNA

生物辨識主要分為生理、行為特徵
像是簽名辨識、語音辨識 (Hey~Siri) 都屬行為特徵
而根據 IBG 數據顯示:指紋辨識市佔率第一,為 50%
其餘分別是簽名辨識 20%、人臉辨識 16%、虹膜辨識 9%
那我們今天將重點放在大宗的生理特徵
分別有指紋、人臉、虹膜、心跳、DNA

1.指紋辨識

主要靠著指紋隆起線、分岔進行辨識
而每個人擁有約 40 個指紋獨特處

指紋辨識中又分 3 大技術:電容、光學、超音波
1.電容:為目前最普及之應用,具低成本特性
但容易受水、汙垢造成辨識不易,如 Apple Touch ID
2.光學:比電容方式辨識度更準確,但成本較高
也會受指紋上塵汙、手汗等影響
3.超音波:朝手指發出訊號並擷取回訊,為最精確辨識方式
不會受指紋汙染影響,但因成本極高,仍未普及

2.人臉辨識

每個人擁有約 80 個臉部特徵處
2017 年支付寶刷臉支付、iPhone X Face ID 都屬人臉辨識
主要利用紅外線感測器來辨識人臉特徵
也因為紅外線為不可見光,所以不受低光源環境影響
辨識誤判率為 100 萬分之 1,小於指紋辨識 5 萬分之 1

但人臉判讀能力不僅僅是比對資料庫如此簡單
還要克服表情、年齡、化妝等因素影響,是技術關鍵

3.虹膜辨識

每個人擁有約 240 個虹膜獨特處
而且一般人在 2 歲過後虹膜就不會有太大變化
除非是一些眼睛疾病所造成的病變

雖然同樣是利用紅外線感測器來辨識,辨識度也更高
但需要將眼睛比人臉更靠近手機才能做辨識
以方便性來說較不直觀

4.心跳辨識

主要是紀錄用戶心跳,透過心電圖做辨識
但缺點需要額外配戴穿戴式裝置,較不方便

5.DNA 辨識

主要應用於確認血緣關係
因辨識步驟繁雜,不適合應用於大眾生活中
瞭解完生物辨識種類如此多樣化下
就來看看這市場到底有多大吧!

✎生物辨識全球市場規模:

預估到 2021 年可達 305.5 億美元

根據 IBG 研究數據顯示:
生物辨識將在 2016-2021 以年複合成長率 15.3 % 增長
預估到 2021 年可達 305.5 億美元的全球市場規模
知道了生物辨識是一個長期向上趨勢後
那究竟未來會怎麼發展呢?

✎生物辨識未來趨勢:

電容式指紋辨識將導入中低階手機

高階手機將導入螢幕下指紋辨識

在說明未來演進之前
先前提到指紋辨識為市占率第一名,為 50%
其主要原因就是 Apple 在 2013 年導入手機中
讓指紋辨識開始存在你我的生活之中

而根據 TrendForce 研究數據顯示:
預估 2018 年,指紋辨識應用於手機滲透率達 60%
從圖中可以發現,近一年的滲透率增長開始趨緩
主因就是指紋辨識因成本關係,多裝在高階手機中
而高階手機幾乎成為標準配備,但中、低階手機卻尚未普及
那未來應用於手機的生物辨識會如何發展呢?是我們要探討的

1.電容技術指紋辨識殺成紅海,將導入中低階手機

應用於手機中的電容式指紋辨識經過幾年市場競爭
從 2015 年一顆晶片 4 美元,降價到 2017 年 2 美元
部分廠商甚至砍到 1 美元,短短 2 年價格僅剩當初的 25%

在這樣原先用於高階手機的電容式指紋辨識技術
將非常有機會因為技術的成本大幅降低後
手機廠商開始將技術導入中、低階手機中
也將因而提高指紋辨識應用於手機的滲透率

2.因應手機螢幕高屏比,積極開發螢幕下指紋辨識

2017 年 iPhone X 取消 Home 鍵,改用 Face ID 人臉辨識
除了希望能更便利,為的就是要將手機螢幕占比擴大
而在 2018 年 MWC(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
各家手機大廠也紛紛推出約 90% 的螢幕高屏占比手機
提升手機用戶的視覺體驗效果

為了因應手機螢幕高屏占比的趨勢
指紋辨識當然已經不能放在螢幕下方了
隨之而來的就是將指紋辨識感測器鑲嵌在螢幕下
原有的電容技術也已經不敷使用
因為電容的穿透力不足以穿過螢幕來感測
使螢幕下指紋辨識技術分為光學、超音波 2 大技術競爭
而螢幕的面板也會以 OLED 面板為主
因為現有的 LCD 面板擁有背光板
使螢幕厚度較厚,導致穿透力還是會受影響

以螢幕下指紋辨識 2 大技術來說,各有廠商在做競爭
超音波:穿透力較強、辨識精確度較高,完全鑲嵌在螢幕內
代表廠商有:高通(美)、三星(韓)
光學:穿透力及辨識精確度相對差,需在手機背後開孔置入感測器
代表廠商為:Synaptics(美)、匯頂(中)、神盾(6462)

但以目前良率來說,光學式螢幕下指紋辨識已經實際量產
在 2018 年 Vivo 21 就搭載了全球首款螢幕下指紋辨識技術
用的就屬 Synaptics 的光學式技術
而價格是目前傳統電容式普通指紋辨識技術的 12 倍
因為價格的高昂,所以還僅用於旗艦機種

看到了新技術都掌握在國際大廠手中
那台灣呢? 我們還有神盾(6462) 正努力著

✎神盾(6462):

台廠唯一擁有演算法技術的指紋辨識廠

機會命運卻被操縱於單一客戶手中

神盾為生物辨識感測 IC 研發廠商,營收占比達 99.85%
目前在指紋辨識技術中市占率為 11%
主要銷售為單一地區,亞洲市場達 99.32%
銷售客戶以三星占 9 成,中國占約 1 成
可以說完全集中風險於三星手中
但神盾也明白風險不能過於集中在單一客戶
因此在 2017 年就開始積極洽談中國手機廠
也順利的將在 2018 年第三季出貨給中國二線品牌廠
由於是二線品牌,公司初估預期銷售量不會太大

另外,中國一線品牌華為、小米、Vivo、Oppo 的送樣結果
也預期將在 2018 年第四季出來,值得留意做觀察
(附註:目前中國手機廠多向匯頂採購指紋辨識技術)

特別的是,神盾能在國際大廠指紋辨識技術戰廝殺中
還能存有 11% 市占率,
其一大因素就是神盾為台廠唯一擁有自家的演算法技術
不僅僅是出貨生物辨識 IC 晶片,
也能將完整的辨識技術完全融合於晶片中

但未來比較存有風險疑慮的還是在於三星
三星持續投入超音波螢幕下指紋辨識技術已久
預期將在 2019 上半年推出的 3 款手機中
有 2 款採用自家技術,
而僅有 1 款是採用神盾指紋辨識技術
屆時將對神盾造成極大的傷害!

知道了神盾的機會、風險之後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神盾過去的財務表現吧
圖中明顯發現,2013-2015 神盾都屬於虧損狀態
一直到 2016 年開始與三星合作帶來營運轉機
從 2015 年營收 5.34 億元跳升至 2016 年 16.73 億元,成長 3 倍
EPS 也由 -1.44 元轉正為 1.66元
一直到 2017 營收暴衝至 47.31 元,EPS 飆升至 8.5 元

另外,我們從毛利率、營益率來看
也同樣的,因為 2016 年技術成功打入三星手機中
毛利率開始趨於穩定,2017 年達 38.51%
營益率也由負轉正,2017 年為 16.41%
從前的營益率呈現負值,
主要就是因為神盾投入很多的研發費用所致
而現在就是神盾在收割過去努力的結果

這邊想強調一下神盾的出貨方式有 2 種
分為封裝好晶片、未封裝裸晶
由於封裝好晶片需自行負擔封裝成本,毛利率較低
未封裝則是將晶圓送交模組廠進行封裝測試

我們看到 2018 年第一季毛利率呈現下滑
從 2017 全年度 38.51% 下降 3.24% 至 35.27%
主要就是因為三星要求神盾以封裝形式出貨出貨所致
這也再次應證了單一客戶所存有的風險有多大
只要客戶稍有變動,將直接影響公司整體獲利狀況

✎我們提供 4 大重點做未來觀察:

1.電容式指紋辨識的降價帶動中低階手機需求,實際滲透時間為何

2.螢幕下指紋辨識的技術戰,價格、良率是目前決定是否能量產的關鍵

3.神盾(6462)在 2018 年第四季是否能順利通過中國 4 大手機品牌驗證

4.神盾(6462)在 2019 年將因三星手機砍單,影響營收結構多少


如果你喜歡我的這篇文章

歡迎按讚 + 追蹤我的粉絲團

1.洞察產業趨勢

2.分享個股資訊

3.追蹤盤勢看法

「戰狼主旋律」變形入台,解析關西機場事件的中國虛假資訊鏈


「戰狼主旋律」變形入台,解析關西機場事件的中國虛假資訊鏈
我們研究發現,在虛假資訊鏈的上游及中游,台灣的事實查核工作對遏止「戰狼式主旋律」根本起不了作用。當證據明確指出中國並沒有專車進入機場,媒體輿論相關敘事卻對事實細節採取模糊說法,例如:「有沒有進入機場不重要,但是中國領事館還是積極向機場協調專車。」即便只是「積極協調」的說法,「戰狼式主旋律」還是在輿論場域裡留下「中國勝過台灣」的普遍印象。換句話說,「戰狼式主旋律」的「宣傳」壓過了事實,竟成為人們所認定的「真相」。

最值得注意的是,事件過程中國官方說法的改變,充滿欺瞞與機會主義。事件剛發生時,中國外交部和《新華社》透過官方微博聲稱:車輛因橋梁受損,無法進入機場。這些報導內容皆沒有誇張、添油加醋的敘述;但是《觀察者網》報導指中國領事館的車輛已經開啟救援行動,中國官媒卻立刻改變宣傳口徑,全文轉載了《觀察者網》的「戰狼式主旋律」。
這些關於國家戰功的宏大敘事,不只呈現天災救援的大場景,還透過個別國民的現身說法,藉以增強說服力。《觀察者網》與官媒的報導裡,即出現了三位王姓旅客都從機場被救出,並聲稱對中國政府的高效能感到自豪。

三個「王姓旅客」編故事

《觀察者網》的王先生聲稱因為中國專車,自己比其他國家的旅客提早三到五天離開機場。《人民日報》與《共青團中央》的微博則轉發了另一則內容農場《北京時間》的影片,其中有位王姓遊客說自己從這次獲救經歷裡,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環球時報》也發布了風格相近的新聞,並採訪了一位王姓中國旅客,他表示,經過陸橋離開機場的巴士,上面只載著中國人。

然後,《人民日報》針對中國駐大阪總領事李天然進行專訪。他指出,中國駐外機構在天災發生後,即安排十七輛專車在機場周圍等候,伺機將受困旅客從機場救出。專訪內容同時挑起身分政治議題,李天然強調中國領事館不會遺漏港、澳、台任何一位需要協助的「中國公民」。
這些報導都誇大了事實,也偏離中國政府最初的定調。它們透過從微博網民、內容農場到中國官媒等一連串虛假資訊的產製,在輿論上共謀協作,成功塑造出戰狼式的國家形象。
「戰狼式主旋律」的宣傳對象是中國國民,為什麼會傳播到台灣,並引發政治風暴?這條虛假資訊鏈,從中國上游進入台灣中游過程的關鍵事件是:有自稱「受困的台灣旅客」開始提供現身說法,才使得中國虛假資訊鏈得以嵌入台灣的在地邏輯。

從中國內部宣傳到台灣在地化

其實中國內容農場作為戰狼式主旋律的內容工廠早有前例可循。《觀察者網》與《每日頭條》等網站,曾多次製造、演練中國政府戰狼式救援海外國民的劇碼。一六年十一月紐西蘭南島地震,《每日頭條》報導中國駐外使館優先於所有外國政府,派出民間直升機搭救受困災區的中國遊客,其中還包含了台灣人。同月,以色列海法地區發生大型山火,《觀察者網》報導中國駐外使館緊急派出專車,將中國留學生撤離至安全地帶,這些學生因而萌生身為中國國民的優越感。

「戰狼式主旋律」的宣傳對象是中國國民,為什麼會傳播到台灣,並引發政治風暴?這條虛假資訊鏈,從中國上游進入台灣中游過程的關鍵事件是:有自稱「受困的台灣旅客」開始提供現身說法,才使得中國虛假資訊鏈得以嵌入台灣的在地邏輯。藉著兩黨政治人物相互指罵批評的動態過程,中國虛假資訊便激化了台灣的內部對立,從中演化出具政治影響力的「變形敘事」。
第一個案例,即是PTT網路論壇上的現身說法,台灣旅客批評台灣駐外機構冷漠的回應,與中國領事館積極救援的熱心形成極大的對比。接著,《ETtoday新聞雲》指出有一位女網友稱大阪辦事處沒有協助台灣旅客,反而是中國專車不計較政治身分上的限制,讓她上車。
還有一則來自中國內容農場《梨視頻》的影片,其中有位自稱台灣女性遊客現身說法,她遇到中國人邀請她排隊上車,並替她搬行李,好讓她看顧小孩,期間也沒有特別查驗護照身分。她目睹中國政府給予人民很多實質幫助,自己也十分感謝。這段影片隨後經台灣媒體轉載,進入台灣的輿論場域。

更令人好奇,做為國家通訊社的《中央社》,也發布了一篇對許姓女網友的專訪。比起先前諸多報導中不清晰的受訪者來源,這篇專訪清楚交代了該名台灣遊客的旅遊行程、旅伴組成、以及接受中國領事館完整協助的過程。
變形敘事其實是充滿破綻的「戰狼式主旋律」,卻讓台灣閱聽者信以為真。「現場照片」、「採訪錄音」等「仿真道具」,讓人毫不懷疑就相信受訪者身在現場。不論上述這些敘事是否造假,「中國國民優先救出」的錯誤訊息仍然透過現身說法傳播開來。

資訊戰透過台灣媒體協力進行

許女士聲稱,她和家人搭乘中國專車離開機場,並且在過程中感受到許多善意。起初她因為台灣人身分而被拒絕,後來中國領事館工作人員不忍心而通融放行。報導還特別強調這位自稱「深綠支持者」因此對中國改觀,並且十分感謝其救援工作。許女士自稱沒有收到來自台灣駐外機構的協助,她丈夫甚至憤而批評謝長廷罔顧國人在海外遭遇天災的困難,只顧著在個人臉書頁面上操作政治鬥爭。
變形敘事其實是充滿破綻的「戰狼式主旋律」,卻讓台灣閱聽者信以為真。上述幾個報導案例,使用了「現場照片」、「採訪錄音」等「仿真道具」,讓人毫不懷疑就相信受訪者身在現場。不論上述這些敘事是否造假,「中國國民優先救出」的錯誤訊息仍然透過現身說法傳播開來。


上述四件案例皆呈現相似的情節鋪排:受困機場的台灣旅客搭上了中國專車成功離開機場,中方也沒有刁難台灣人的政治身分;變形敘事還進一步開啟政治攻防戰場,這些台灣旅客們紛紛對比大阪辦事處的失職,或者反省自身過往對於中國的負面觀感,並認同中國政府提供人民實質協助,轉而對中國的印象轉變。這種通過台灣在地協力媒體進行的資訊戰,十足展現了中國模式的特色,與俄羅斯資訊戰模式有很大的差異。但為何台灣人竟然信以為真?當中的關鍵是「台灣旅客現身說法」的變形敘事。這些變形敘事譴責民進黨政府的「恐中」心態,藉以襯托出中國政府無私的人道關懷精神,進而呼應到戰狼式主旋律所強調的中國正面國際形象。

「台客現身說法」讓台灣人信了

我們進一步將變形敘事在台灣的傳播歸類出四種模式,差異化的傳播途徑,讓變形敘事產製出多元的新聞效果:一、新聞媒體以「網友說法」,將PTT網路論壇上的討論陸續引述到媒體場域中;二、《ETtoday新聞雲》產生出網路新聞的即時傳播效果;三、來自中國的《梨視頻》隨後也被轉載為台灣的網路即時新聞,並有錄音影片為證;四、《中央社》詳盡地報導台灣遊客由受困到求援的過程,比起眾說紛紜的網路傳言,透過國家通訊社的背書,更增強中國虛假資訊在台灣媒體場域中的可信程度,而被主流媒體廣為轉載流傳。
本文的鏈分析流程,解釋為何中國虛假資訊能在台灣造成重大的政治效應。戰狼式主旋律起源於微博網民、內容農場與官媒共謀協作,並宣稱中國領事館優先救出中國國民。

但為何台灣人竟然信以為真?當中的關鍵是「台灣旅客現身說法」的變形敘事。這些變形敘事譴責民進黨政府的「恐中」心態,藉以襯托出中國政府無私的人道關懷精神,進而呼應到戰狼式主旋律所強調的中國正面國際形象。變形敘事逐步發酵的過程中,不只強化了中國官方的主旋律,還滲透到台灣政黨競爭場域,牽動起閱聽大眾的政治情緒。(相關報導:新新聞》國民黨敗選只批吳敦義,不敢檢討「最大戰犯」韓國瑜更多文章
變形敘事利用多元媒體管道,達到漫天渲染虛假資訊的效果,因此降低閱聽大眾的警戒心,也阻斷求證態度。虛假資訊鏈呈現台灣社會自身的弱點,也暴露了許多台灣人對中國與兩岸新聞識讀能力的低落。(本文作者江旻諺為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吳介民為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1949 vs 2020


1949「國共和談」國民黨政府的策略是「劃長江而治」;
2020「國共和談」國民黨豈敢奢求「隔台海兩制」?

參考1949中共方提出的八項條件:
1. 懲辦戰爭罪犯
2. 廢除偽憲法
3. 廢除偽法統
4. 依據民主原則改編一切反動軍隊
5. 沒收官僚資本
6. 改革土地制度
7. 廢除賣國條約
8. 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接收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其所屬各級政府的一切權力

瞧瞧國民黨方的想法:
韓國說:強調主權很無聊。兩岸關係就像是王八蛋和爸爸的關係。

2020年7月14日 星期二

彎曲上千次也沒事,室內可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創新高

彎曲上千次也沒事,室內可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創新高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5 月 18 日

把太陽能板裝在室內聽起來或許有點違和,但這確實可行,畢竟太陽能板最主要就是吸收陽光波長來來發電,而不同燈光也有不同的光譜,也能加以利用,最近義大利、哥倫比亞與德國科學家就研發出極薄又可撓,可在室內發電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通常炙熱陽光的照度大約是每平方公尺 110,000 lux,相較之下家裡、商家、辦公室等室內環境只有少少的 100-500 lux,若是採用一般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板,基本上完全不會發出任何的電。對此義大利羅馬第二大學(University of Rome Tor Vergata)、哥倫比亞 Surcolombiana 大學和德國佛勞恩霍夫研究所( Fraunhofer)科學家打算採用另一種太陽光電技術:鈣鈦礦太陽能。

有別於傳統的矽晶太陽能,鈣鈦礦太陽能在陽光下或是室內弱燈光照射下都可以發電。以製程技術來說,鈣鈦礦也具有來源豐富、成本低廉優勢,更可沉積在薄又可撓的基板與玻璃上,科學家能藉此特性製造出彎曲太陽能板,最終裝設在曲面外牆、屋頂,甚至是汽車與衣服上,目前鈣鈦礦已經成為近年製作太陽能電池的新興寵兒。

目前鈣鈦礦產電效能與晶矽太陽能相當,轉換效率在十年間從 3% 躍升到 24% 左右,而在聯合團隊的研究,新型鈣鈦礦在室內的轉換效率已經逼近矽晶太陽能在陽光下的效率,研究指出,電池在  LED 200 lux 照明下的效率為 20.6%,在 400 lux 下效率為 22.6%,透光率也高達 80%。

團隊聲稱,在所有彎曲可撓的室內太陽能技術中,新電池不僅效率最高也相當耐凹折,可彎曲 1,600 次、曲率約 20.5 公釐。

在過去的研究中,瑞典林雪坪大學(Linköping University)與中國北京研究員所組成的團隊,也有研發出室內光轉換效率達 26.1% 的太陽能電池,但在該研究中,室內環境較為明亮,在 1,000 lux 下、開路電壓為 1.01 伏特時, 1 平方公分的電池轉換效率高達 26.1%,另一個尺寸較大、約 4 平方公分的電池,轉換效率表現也不俗,約 23%。

團隊指出,只是新型鈣鈦礦電池的功率密度較低,照度在 200 lux 以下時,功率密度為每平方公分 16.7 微瓦,400 lux 則提升到 35 微瓦,因此這類太陽能板不太能為耗電電器服務,主要客群或許是小型感測器或是物聯網(IoT)設備。

振興補助懶人包

振興補助懶人包

振興劵種類可領金額誰能領使用時間完整內容連結
振興三倍劵3000元每人皆可領7/15-12/31振興三倍劵
完整內容點這裡
安心旅遊補助1000元
去離島再加1000元
每人皆可領7/1-10/31安心旅遊補助
完整內容點這裡
藝FUN劵600元限量200萬人7/22-12/31藝FUN劵
完整內容點這裡
農遊劵250元限量500萬人7/15-12/31農遊劵完整內容點這裡
運動抵用方案(動滋劵)500元限量400萬人8/1-12/31體育署
369浪漫客庄遊800元每人皆可領8/1-12/31客委會

方便性、能量密度、安全性、應用場景等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異的奈米液流電池最終能打敗鋰電池嗎?

  當莫妮卡開著她的電動車前往母親家時,車上的電池指示器顯示需要重新充電。她在一個充電站停下來,在加油站刷了信用卡,把噴嘴插入車內,並在5分鐘內將400升用過的奈米液體換成新的。在她等待的過程中,一輛油罐車開過來為充電站補充燃料,交換數萬升充滿電的燃料。莫妮卡關上她的電動車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