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4日 星期六

瑞士研發出全球首個基于甲酸的燃料電池

瑞士研究人員近日研發出世界上首個基于甲酸的燃料電池,與傳統的氫燃料電池需要使用氫氣相比,它所需的甲酸更易儲存和運輸。這種燃料電池適合為偏遠地區提供環保能源。 在環保能源發展中,將氫氣作為燃料是一個重點方向。氫氣燃燒時不會産生污染物,環保性能優異,因此過去已研發出氫燃料電池等設備。但問題是氫氣的體積能量密度非常低,要産生可實用的能量,所需氫氣在氣態下的體積龐大,將氫氣壓縮儲存和運輸也面臨許多難點。 甲酸可以由氫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也可通過化學反應讓其釋放出氫氣,1升甲酸可生成590升氫氣。甲酸在正常條件下呈液態,易于儲存、運輸和處理,且全球産量持續穩定,已經廣泛用于農業、皮革、橡膠、化學和制藥等行業。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近日宣布,研發出一種基于甲酸的燃料電池。它主要包括兩部分,名為HYFORM的第一部分可以使用釕基催化劑從甲酸中産生氫氣,第二部分是名為PEMFC的燃料電池,使用前一部分送來的氫氣發電。 據介紹,這套裝置標稱功率800瓦,大概相當于200臺智能手機同時充電所需的功率。 這一裝置還有維護成本低、技術可擴展等優點,可同時應用于家庭和工業用途。只要甲酸供應保持穩定,燃料電池就能作為環保能源長期運行。研究人員認為,它非常適合為偏遠地區提供環保能源。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以「魔角」相疊的石墨烯驚現雙重身分,身兼絕緣體與超導體

神奇材料石墨烯又帶來奇蹟特性!當科學家將兩層石墨烯片相疊並旋轉 1.1 度時,意外發現石墨烯成為絕緣體,但當科學家額外添加電子之後,石墨烯又搖身一變成零電阻超導體,雙重身分轉換好不自在! 自從 2004 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實驗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後,石墨烯就開始不斷刷新各項極限值,比如它是目前世上最薄卻最堅硬的奈米材料(比鋼還要強幾百倍),也是目前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約 10-6 Ω·cm,導電性比銅更強)。 而現在,由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與日本國家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專家組成的團隊,將兩層石墨烯片以 1.1 度的「魔角」(magic angle)堆疊,使蜂巢般的原子網格稍微交錯,接著添加電子,意外發現這種材料竟帶來「奇蹟」特性:既是絕緣體(電荷不能通過材料),也是科學家夢想中零電阻的超導體(電子可以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穿過材料)。 研究人員嘗試過旋轉各種角度,但只有以 1.1 度旋轉相疊的石墨烯片其六邊形蜂巢晶格形成精確摩爾結構(moiré configuration),就像莫特絕緣體(Mott insulator)一樣,石墨烯片間的電子出現強烈靜電相互作用,相互排斥而無法流動;而當研究人員添加額外電子與原本敵不動我不動的電子結合後,電子竟突破初始絕緣狀態並零電阻流動,就像超導體一樣。 ▲ 研究人員調整石墨烯片相疊角度,並找到 1.1 度「魔角」。 雖然去年科學家也能藉由摻雜其他材料來合成石墨烯超導體(在兩層石墨烯片中間插入鈣原子),但這一次,新團隊找到的是完全不依賴其他材料、又能身兼絕緣體的「純石墨烯超導體」。 團隊在《自然》期刊連發兩篇論文,這次研究還有另一個原因令人如此興奮,是因為它可能是開發能於室溫下工作的超導體關鍵。大多數超導體只能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發揮零電阻特性,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尋求提高超導材料的臨界溫度,目前高溫超導體的最高溫度紀錄是馬克普朗克研究所的 203K(-70°C)。 如果超導體能在室溫發揮功力,將大幅減少冷卻成本,醫療技術、電網、消費性電子產品等變得更高效,潛力相當無比。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提案總是被打槍?不是產品不夠好,而是不懂「說服人」的技巧。5大秘訣,讓你一開口就讓對方 Say Yes

提案總是被打槍?不是產品不夠好,而是不懂「說服人」的技巧。5大秘訣,讓你一開口就讓對方 Say Yes 讓老闆願意支持你的想法、在公司執行成功專案、想創業,你需要的是什麼?一份完美無瑕的企劃書?一份熱血滂礡的願景?只有這兩個,你還不夠。你還缺關鍵的臨門一腳:一個能說服人的本領。 賈伯斯的成功,不在於他提出了前所未聞、橫空出世的絕妙想法。真正讓他勝出的,在於他持續不斷能說服更多的人,跟他一起踏上這趟神奇的旅程。90年代想進軍電商的只有貝佐斯一人嗎?絕不是,但只有貝佐斯在連續七年的虧損後,能說服投資人繼續投資亞馬遜,才能成就今日的帝國。 「說服人」的本領,不論在新創公司、大企業、小商店,都一樣重要。說服決策者,拿到錢、人力、或周邊的資源,才能讓願景成真、讓商業計劃實現(或被打臉)。要掌握說服人的技巧,你必須要有瞭解、掌握人類大腦的本領。 創新點:鍛鍊說服力,關鍵在瞭解大腦如何運作,以及大腦偏好接受什麼樣的訊息。 本文獲 First Round Review 授權進行編譯,原文為《Master the Art of Influence — Persuasion as a Skill and Habit》 本文5大重點:1. 「直覺腦」和「思考腦」如何掌控我們的行為?2. 建立熟悉感,訊息才能直通對方大腦 3. 精準定調,作為大腦後續比較的基準 4. 選定最強的論點,建立對方心中的代表性畫面 5. 正面包裝訊息,比負面否定更能讓人改變想法 1.「直覺腦」和「思考腦」如何掌控我們的行為? 「當我們看到那些充滿願景的成功企業家,他們帶給我們充滿信心,以及前後連貫的計畫,讓我們感覺到安全感,」Tyler Odean說。他是美國知名社群網站Reddit的產品總監,過去在Google擔任過8年的產品經理。「我們相信他們,不是因為他們的願景無懈可擊,而是因為這一切看起來都在他們掌握之中。多數人相信的願景,其實也是企業家「說服」他們「相信」的。」他不斷在尋找人之所以被說服的秘密,後來發現,關鍵在於人的大腦。 人的大腦被設計成兩個系統:一個依直覺、感性行事(以下簡稱「直覺腦」),負責處裡生活中的小事、社交反應,以及可以被快速、簡單處理的訊號,傾向相信眼前的事物。如:「我要去拿一杯飲料。」另一個大腦則強調理性與邏輯(以下簡稱「思考腦」),負責處理需要思考才能處理的問題以及決策,傾向對事務抱持懷疑。我們總以為我們行為是思考腦決定的,其實不然。因為平常思考腦的工作量太大,將大部分簡單的問題都交給直覺腦處理。 當我們想要說服人的時候,關鍵就在攻佔直覺腦,而不是思考腦。直覺腦傾向相信人,思考腦則充滿懷疑。若訊息跑到對方的思考腦,對方就會產生「我不知道你哪裡錯了,但我就是不相信你。」的感覺。 然而,多數人在學校所受的訓練,強調的是佐證、數字(想想看那些年我們寫過的論文!),導致我們溝通的時候,訊息複雜而瑣碎,無法被處理簡單訊號的直覺腦接收。因此,要跟直覺腦溝通,訊息要簡單、好處理。 2. 建立熟悉感,訊息才能直通對方大腦 接著,我們要了解人腦往往對哪些事形成既定印象。這些既定印象,正是能跟直覺腦溝通的捷徑(因為直覺腦負責處理簡單、不需思考的訊息)。直覺腦會對哪些事物有反應?Tyler Odean分為「熟悉感」、「精準定調」、「建立代表性畫面」、「正面包裝訊息」。 首先,人對越熟悉的東西,接受程度越高。如在台灣牆上常見的壁虎,對初來乍到的外國朋友而言,可能是足以讓他嚇暈的動物。關鍵不在於壁虎是否有害,而在於外國人對壁虎「不熟悉」。 當我們想要說服人時,必須假設對方對這項議題一無所知。在對方一無所知的狀況下,依然能打動對方,才是成功的說服。為你的提案建立對方熟悉的語言、名詞、事件、品牌,是直通對方心裡的關鍵。 唐朝詩人白居易一千多年前就已經為我們做了最好的範例練習:他每做一首詩,就唸給老婦人聽。對方若不懂,就不斷修改到對方聽得懂為止。同樣的,你的提案若別人聽不懂,不要一味認為對方「不了解你的苦心」。「如果你想要說服的人不理解你的想法,你是不會成功的。永遠不要放棄用新的詮釋方法讓對方理解。」Tyler Odean指出。 除了用對方熟悉的語言,我們還可以人為地為對方創造「熟悉感」。如透過社群媒體上、電子郵件、新聞媒體、口碑效應讓自己的品牌可隨處被他看見,對方就會對你產生熟悉感。這很花時間,但絕對是最有效的行銷策略之一。 3. 精準定調,作為大腦後續比較的基準 但不是每個議題都能創造熟悉感。另外一招,則是為議題妥善的「定調」。「定調」提供不熟悉這議題的對方用來衡量的第一印象,並作為他後續比較的基準。這個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因為他影響了人的決策,而且一旦建立就難以改變。 例如:想像你是個新創公司的創辦人,要跟不熟悉這個領域的投資人募資。你第一次提出的募資金額是1000萬台幣,但很快的你後悔了,想拉高到1500萬台幣。對於熟知行情的投資人,他可能很快就會知道合理的價格;但對於不熟悉這領域的投資人而言,他會根據你第一次提出的1000萬的價格,跟你討價還價為何不是1100萬、1200萬,而是1500萬?這顯示了定調的重要—對於不清楚狀況的對方而言,你的定調是他後續比較的基礎。 這背後,也是直覺腦在作用。 4. 選定最強的論點,建立對方心中的代表性畫面 在每段人生經驗中,大腦都會為每個事件建立代表性的畫面或回憶。例如:當你和朋友起爭執時,你的大腦會隨機截取吵架過程中某些代表性的畫面。對企業家和行銷人員而言,這代表「人們只會隨機記得某些你餵給他們的訊息」。這些訊息很可能不是最理想的、妥善包裝過,或你希望對方記得的訊息。這一切完全隨機。 許多人溝通的時候,會把精心準備的故事鉅細彌遺、一字不漏的從頭說到尾,彷彿用一小時全部講完,台下觀眾就能充分理解你想要講的東西。事實上,一點也不。 「他們根本很難記得你那小時講了什麼,」Tyler Odean直說,「因為他們只會記得零星片段。所以你必須讓你的訊息不管被隨機記得哪一段,都能強化你的論點,並且充滿說服力。傳達簡短、簡單的句子。當所需要記得的事越少,觀眾越有可能記得你想要傳達的重要觀點。」 溝通時,與其長篇大論,不如挑選最強而有力的論點,然後把相對弱的論點藏拙。因為當你講的越多,越可能暴露其餘論點的薄弱,而透露出些許負面感覺。即便訊息整體是正面的,但觀眾大腦的還是會因為這負面訊息,對你傳達的訊息大打折扣。 5. 正面包裝訊息,比負面否定更能讓人改變想法 人往往容易掉入兩種心理陷阱:一個是自我感覺良好,難以反省自己的錯誤—這讓人們吸收新知時傾向強化自己早已認同的事實;第二個是容易愛屋及烏(喜歡這個人,就容易連他不好的地方也喜歡),以及以人廢言(討厭這個人,就連他做對的事也討厭)。 洞悉人性,會幫助你在跟人溝通時更有效切入:想要讓對方接受新東西或改變,用正向的方式包裝議題、鼓勵對方變得更好,會比不斷強調對方過去犯錯,更容易達成目標。想像你是個小主管,想要讓團隊速度更快,該怎麼做?比起檢討上週為何進度落後已沒有幫助,不如著重談如何在現有資源下更快抵達目標吧! 上述這5點分析怎麼樣的訊息,比較容易成功進到對方的大腦中,是否讓我們發現諸多平時溝通的盲點了呢?下一集,我們將分為7大策略,進一步分析如何強化自己的說服力。

馬斯克和貝佐斯是同一類人!這家公司透過語言模式將名人歸納為6種性格

馬斯克和貝佐斯是同一類人!這家公司透過語言模式將名人歸納為6種性格 個人的日常語言模式可以完全反映性格特徵,這個結論來自一家語音分析公司Mattersight。他們最近做了個實驗,分析了一些名人的公開講話習慣,從而判斷他們各自都有哪些個性。 用到的理論叫做「過程交流模型(Process Communications Model,PCM)」,據說這是NASA使用了20年的心理測試模型,基於一系列語言測試,PCM可以看出飛行員的潛在性格。 按照這套理論,人的性格大致分為6種類型,分別是Organizers(組織者)、Connectors(連接者)、Originals(真我)、Advisors(顧問)、Doers(實作家)和 Dreamers(夢想家)。 Mattersight從公開管道獲取了幾位名人的演講內容,每人10分鐘,放進他們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幫這些名人的性格歸類。 來看看實驗結果吧: 組織者 組織者在語言中會把資料和事實放在更高的優先順序,會極力避免情緒化。他們目標明確、追求完美。 組織者佔據人口總數25%,其中四分之三是男性,他們常用的典型詞彙是 basically(基本上)、make certain(確信)、my numbers(我的資料顯示)。 典型代表: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比爾.蓋茲、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股神巴菲特。 連接者 連接者善於溝通,他們常常敘述自己的主觀感受,作為領導的連接者重視人際關係和團隊合作,做決策的時候會考慮結果對員工和客戶的影響。 連接者占總人口30%,其中四分之三是女性,常用詞是feeling、kind of(有點)、best。 典型代表:雅虎前CEO梅爾、戴安娜王妃、小布希總統的夫人蘿拉.布希。 顧問 這類人會在講話前慎重又堅定的選擇詞彙,來強調他們的價值觀念。他們在領導別人時也會把價值觀和資料判斷擺在重要位置。 顧問型人格占總人口10%,四分之三為男性。 常用詞彙有should not(不應該)、are you saying(你是說)、duty(責任)。 典型代表:蘋果CEO提姆.庫克、希拉蕊.克林頓、惠普公司總裁Meg Whitman。 庫克的形象似乎符合這種設定,他會時常強調用戶隱私和環境保護,也因此和聯邦政府在「iPhone開後門」上起了衝突。 真我 真我者的語言模式有更多自發性,喜歡用非正式的表達,不落窠臼。他們也常常是崇尚創造、創新的領導者。 這類人占總人口20%,60%為男性。 典型詞彙有you guys、what's the deal(怎麼樣)、gotta problem(有問題)。 實作家 實作家的詞彙選擇偏向於反映他們對計畫的偏好,作為領導,他們有強大的行動力、反應迅速。 實作家占總人口5%,是6種人格類型中數量最少的,60%為男性。 典型詞彙:do it、come on、bottom line(底線)。 典型代表:Uber前CEO卡蘭尼克、美國總統川普。 把川普放在這,就再合適不過了!畢竟他經常講Come on這類簡潔的短句。 夢想家 夢想家話不多,在溝通中經常依賴他人來繼續對話。需要發言時他們通常選擇非個人化的詞彙,不用暗示語,同時語調變化起伏不大。 這類人占總人口 10%,60%是女性。 Mattersight在報告中說,他們做這個測試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理解這些名人的核心個性,從而開始理解個性對他們所掌握組織的影響。 不過不知道你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受,這份結果看上去沒有比網路上的心理測試題更高明。而且名人們的演講通常取決於他們所處的位置而非發自內心,講話方式也是經過訓練的。所以多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真實的自己? 事實上Mattersight是希望通過這份測試宣傳他們的服務和產品。Mattersight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是提供行銷領域的個性化服務諮詢。 他們的核心技術是一套人工智慧演算法,用來分析語言模式判斷講話者的性格,然後將之應用到個性化行銷上。 過去10年Mattersight記錄了超過10億個消費者的客服電話記錄,來自富國銀行、希爾頓酒店、保險公司以及連鎖藥店CVS…… Mattersight通過電話裡使用的詞彙,幫這些公司分析出他們的顧客到底在想什麼、有什麼性格特徵,從而讓公司們更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Mattersight說他們的演算法模型可以在人開始講話後30秒內判斷性格特徵。 有點類似電商們所謂的「精準行銷」,通過你的瀏覽、購物和搜索行為全面瞭解你的喜好,然後推薦商品。不過Mattersight一直處在虧損狀態,根據財報2017年第三季的淨虧損額是300萬美元。

方便性、能量密度、安全性、應用場景等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異的奈米液流電池最終能打敗鋰電池嗎?

  當莫妮卡開著她的電動車前往母親家時,車上的電池指示器顯示需要重新充電。她在一個充電站停下來,在加油站刷了信用卡,把噴嘴插入車內,並在5分鐘內將400升用過的奈米液體換成新的。在她等待的過程中,一輛油罐車開過來為充電站補充燃料,交換數萬升充滿電的燃料。莫妮卡關上她的電動車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