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日本農業IoT技術新突破,世界首款多功能土壤感測單晶片亮相

【日本橫濱直擊】日本農業IoT晶片技術有新突破。日前, 來自日本神奈川縣一家以晶片研發為主的半導體廠商Lapis Semiconductor,在日本橫濱IoT Technology 2015 and Machmaking Program展覽上,展出了世界首款多功能土壤感測單晶片,在面積只有5 × 5平方公釐的單晶片大小內,整合酸鹼值(pH)、導電率(EC)和溫度的感測功能,克服了不同感測器訊號干擾的挑戰,而且不只能用於農業IoT,甚至也可做為防災環境監控應用。這項新IoT晶片技術更一舉獲得該展覽年度最優秀IoT科技大賞。 世界首款多功能土壤感測單晶片 由Lapis這家半導體公司推出的這款環境土壤感測器,在外觀設計類似於一般市售的酸鹼值檢測計,不過,在這個IoT土壤感測裝置內,主要嵌入了由Lapis所開發的土壤感測單晶片,在比1元硬幣還小的單晶片內整合土壤酸鹼值、導電率和溫度3種土質感測功能。 過去以來,農地土壤品質好壞,很大程度是與土壤酸鹼值和導電率有相當關聯,過高或過低的酸鹼濃度和導電率都不利於農作物生長。然而,以往如果要獲得精確的土壤檢測,往往得經過繁瑣的流程步驟,像是得先採集部分土壤,再送交到由政府或民間設立的農改場, 得由專門人員以檢測計實施檢驗後,再將結果寄送通知,等到申請者收到通知後,往往曠日費時。 而當改成直接在土壤內安插土壤感測器的方式,只要將裝有感測器裝置前端埋入土壤中,就可以開始追蹤監測,不只是省去過去複雜的檢驗步驟,甚至可做到每分鐘量測土壤的酸鹼值、含水量和溫度變化。 此外,根據Lapis官網的說明,不同於常見酸鹼值檢測方式是採取玻璃電極, 來測量溶液酸鹼值的作法,每次量測時都得要採集土壤才能開始檢測, 這款土壤感測器則採用離子感測場效電晶體(Ion-Sensitiv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ISFET),來做為土壤酸鹼度量測,甚至在晶片測量表面也以親水性物理薄膜構成,可通過電極表面優化,來提高量測的精準度。

荷蘭科學家展示以無線電波為超小溫度感應器充電

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Hao Gao打造了一個只有2mm²、重1.6毫克的溫度感應器,放在手指上的感應器就如同一粒砂大小,該感應器可透過特製的路由器,經由無線電波充電,可望解決物聯網時代下感應器供電的問題。 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e)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個微型的溫度感應器,該感應器的電力來自於所身處無線環境中的無線電波,因此它不必插電,也不需電池,可望延伸到各種物聯網(IoT)應用。 在12月剛拿到博士學位的TU/e研究人員Hao Gao打造了一個只有2mm²、重1.6毫克的溫度感應器,放在手指上的感應器就如同一粒砂大小,目前該感應器的偵測範圍只有2.5公分,預計1年內可發展到1公尺,最終可達5公尺。 搭配此一感應器的是一個特製的路由器,路由器有一天線,能夠傳遞無線電波幫各個感應器充電,這些感應器除了只消耗很少的電力之外,也能在油漆、石膏或水泥下運作,代表它們可被整合到建築物中。 Gao說,未來的智慧型建築將充滿各種感應器並持續回應人們的需求,像是只有在有人進屋時才會啟動暖氣或開燈,但這樣的情景只有採用不需電池的無線感應器時才能夠實現。 Gao所設計的感應器也有一個天線可捕捉及儲存由路由器所傳送的無線電波,在電力足夠時就會自行啟動,開始測量周遭的溫度,並以不同的頻率將溫度資訊傳回路由器。 TU/e無線技術教授Peter Baltus表示,此一技術將可拓展至其他的無線感應器,諸如移動、燈光或溼度等,也能應用在支付系統、無線身份辨識、智慧型建築及工業生產系統,未來在大量生產下每個感應器成本可降至0.2美元。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每字美句

「每字美句」揭露了一本書持續熱賣的原因、最受矚目的作詞者原來是某人、更多讓網友動容片刻的字句;且平台提供斷行、空格、字體大小的設定與預覽,讓網友可以在不動原文的狀況下,重新詮釋喜歡的一句話。 其中,截至10月1日為止,謝哲青的「走在夢想的路上」,有1112人收藏,253人次分享,目前是排行第一的金句。而據博客來資料,透過會員網友票選,最多人收藏的每字美句前10名是: 1.「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是,要先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出自「走在夢想的路上」 ,作者謝哲青。 2.「有一天,或許你會發現,最感動的不是你完成了,而是你終於鼓起勇氣開始。」--出自「愛:即使世界不斷讓你失望,也要繼續相信愛」,作者Peter Su。 3.「用你的微笑改變世界,但別讓世界改變了你的微笑。」--出自「Get Lucky!助你好運:九個心理習慣,讓你用小改變創造大運氣」,作者劉軒。 4.「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那麼現在你在哪裡一點都不重要。」--出自「愛麗絲夢遊仙境(中英對照)」,作者Lewis Carroll。 5.「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出自「小王子『70周年精裝紀念版』」,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 6.「曾經發生的事不可能忘記 只是暫時想不起來而已。」--出自電影「神隱少女 BD+DVD 限定版」,作者宮崎駿。 7.「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出自「目送 (典藏版)」,作者龍應台。 8.「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出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 9.「我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去修補、改變或貶低另一個人,而是為了支持、寬恕和療癒另一個人。」--出自「愛的奇蹟課程」,作者瑪莉安.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 10.「有時候,我們真的只需要20秒的瘋狂勇氣,哪怕就算會出糗,事情的結果也一定會有所改變的。」--出自電影「我們買了動物園(We Bought A Zoo)」

復古外形包裝,Honda 新電動單車現身東京車展

復古外形包裝,Honda 新電動單車現身東京車展
稍後舉行的東京車展,Honda 將會公布多款新款電單車,當中電動電單車 EV-Club 是焦點之一。EV-Club 未必是馬力最大的一款,但外形設計討好,卻能夠吸引車迷目光。設計師為這部電動電單車以復古車身設計包裝,給予用戶 50、60 年代駕駛電單車四處去的情懷。 縱使外形復古,但 EV-Club 用上的卻是最新的電動車技術,置中的電池貼近地面加強重心;車速錶則用上液晶螢幕,能夠顯示更多行車資訊。Honda 暫時未有公布更多 EV-Club 的規格和資訊,車迷要等待月底舉行的東京車展了。

滑板車總是以比較潮又運動風的設計出現

2015-09-24_122827 滑板車總是以比較潮又運動風的設計出現,「WalkCar」這款滑板車比較會是商務人士的菜,更吸引人的是它不用扛,是可以放進包包內的!WalkCar由日本新創公司 Cocoa Motors 所研發,看起來像Apple Macbook,但可是一個電動滑板車電動滑板車
WalkCar 是由 Cocoa Motors 的 Kunaiko Saito 研發,外形很像 Apple Macbook 的質感。重量 3 公斤,內建鋰電池,充電一小時可充飽電,行駛 12 公里,最高時速 10 公里,載重重量 120 公斤,在平地或爬坡都不是問題,只要一踏上 WalkCar 平面,就會自動滑動,要轉彎時移動身體改變重心就可轉彎,要停止時讓單腳先著地,或兩腳離開平面即可。適合當作近距離的交通工具或用來當搬運的輔助工具及長輩的居家照護,推長輩的輪椅時可輕鬆一些。日本路平很適合使用,在處處是爛路的台灣就要選對地方使用,路太爛不但害人受傷,還可能會因為振動而傷及機構或內部零件呢! 預計 10 月登上 kickstarter 集資,訂價會落在 1,000 美金,有興趣的人可多多密切注意早鳥發售價。

700km超強續航力,Honda新一代FCV氫燃料電池車即將亮相

700km超強續航力,Honda新一代FCV氫燃料電池車即將亮相 第44屆東京車展即將在2015年10月28日展開,日本車廠Honda將替這場盛會帶來品牌全新的FCV氫燃料電池車。而曾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亮相過的Project 2&4概念車,以及性能強悍的Civic Type-R,都將一同登上這次東京車展的展臺。 Honda專研氫燃料電池車已有好一段時間,而即將在本屆東京車展亮相的全新氫燃料電池車,目前暫名為FCV,整體設計是從Honda在2014年推出的FCV Concept概念車演化而來,並承襲FCV Clarity的設計,擁有4門房車的外型及足以容納5名成人乘坐的車室空間。 全新的Honda FCV,是以圖中的2014年FCV Concept概念車蛻變而來的準量產版本,預計2016年初會在日本上市。 Honda表示新款FCV具備可將電力輸送至Honda Power Exporter的能力,讓Honda Power Exporter變成行動電源供應站。 目前Honda所釋出的資料並沒有太多細節,只表示全新的FCV擁有700km的續航能力,還擁有足以讓駕駛者感到興奮的充沛動力,且只需3分鐘就能將氫燃料儲存槽補滿。此外,全新的FCV可透過新增的外部充電裝置,將自身擁有的電力輸送給一套名為Honda Power Exporter的裝置並儲存起來,讓Honda Power Exporter化身行動電源供應站。 Honda在2002年推出FCX,並號稱是全球第一輛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車。 接替FCX地位的,是在2008年推出的FCX Clarity,改採更實用的4門房車設計,讓搭載氫燃料動力的FXC Clarity更貼近一般消費者的用車習慣。 除了新款FCV之外,另一備受矚目的車款是將首次亮相的Odyssey Hybrid,但目前Honda對於其細節同樣保密到家,只表示會搭載一套名為Sport Hybrid-iMMD (Intelligent Multi-Mode Drive) 的油電複合動力系統,替身為7人座MPV的Odyssey帶來全新的動力選項。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鋁電池 手機充電只要60秒

現今電池充電耗費的時間久,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華人科學家,最新研發鋁電池具有高效耐用、超快充電,手機充電只要60秒,還有可燃性低、成本低等特點,可望成為常規電池的安全替代品。 研究小組將此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上,教授戴宏傑說,他們開發的鋁離子電池具有超快充電、不易燃燒爆炸、可折疊、材料成本低的突出優點。正極使用鋁材料、負極使用石墨材料,並用一種相當於鹽溶液的等離子液體作為電解液,從而解決了鋁電池研究在材料上的瓶頸問題。由於鋁和石墨不易燃燒,因此鋁電池非常安全。在他們的試驗中,鋁電池經過7,500多個充電、放電週期,電容量並沒有損失,而市面上的鋰電池約只能使用1,000個週期。 而科學家認為此種鋁電池可以替代易污染環境的鹼性電池和有可燃風險的鋰離子電池。但目前的鋁電池技術尚在研發階段,還有待進一步改進,離量產上市還有一段時間。

電動車電池與太陽能成本下降飛快,再生能源主宰的日子不遠了?

電動車電池與太陽能成本下降飛快,再生能源主宰的日子不遠了? | TechNews 科技新報 electric car charging 20150410 電動車電池的成本下降速度超乎預期,甚至低於國際能源署(IEA)原本預估的 2020 年成本數值,且不少研究也指出,太陽能在 2020 年代將某些地區成為最便宜的能源選項,彭博新聞認為,便宜的電池與太陽能發電兩者相輔相成的結果,將加速再生能源主宰能源市場的趨勢。 國際能源署在 2013 年時,原本預估 2020 年電動車電池價格將會下降至每度電 300 美元,不過,由斯德哥爾摩環境機構最近登上《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的研究中指出,全球電動車電池價格已從 2007 年的每千瓦小時 1,000 美元,下降至 2014 年的每千瓦小時 410 美元,平均每年成本下滑 14%,且特斯拉(Tesla)及 Nissan 等電動車製造商領頭羊的價格也年減約 8%,來到 2014 年的每千瓦小時 300美元,提早 6 年達到國際能源署預定目標。 但這所謂的每千瓦小時 300 美元,除了顯示電動車電池成本下降速度超乎預期外,是否還意味著電動車躍起的時代即將來臨呢?全球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在 2011 年曾做了一張圖表,顯示不同的油價與電池價格情況下,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電動車、油電混合車及一般汽車何者較具競爭力,灰色區塊的部分則是 2011 年的價格區間。從下圖圖表中可以看出,當電動車電池價格位於每千瓦小時約 300 美元左右時,就是電動車競爭力逐漸起飛的時刻。 chart 20150410 (Source:McKinsey analysis) 雖然在過去一年中,油價已下跌至每加侖 2 美元,但若電池價格也跟著不斷下跌,圖表中的灰色矩形就會繼續向左移動。該研究作者認為,若按照特斯拉執行長 Elon Musk 所言,特斯拉正在興建的超級電池工廠真能大舉降低電池組成本 30%,且天然氣價格若反彈回 3 美元區間,將可能使電動車成功在大多數地區取代一般汽車的主宰地位。 此外,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於 3 月 31 公布的數據指出,2014 年全球對於再生能源投資額達 2,700 億美元,而新增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也超過往年的成長數字,來到歷史新高的 103 GW。 即便如此,但 2014 年全球再生能源發電總量僅占 9.1%,較 2013 年的 8.5% 成長 0.6 個百分點,雖然成長速度相當緩慢,且若等到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球發電量一半的份額,得等到 2080 年才可望實現。不過,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速度增快,加上不少研究都預估太陽能最快將在 2020 年代就能成為最便宜的能源類型,或許照這樣看來,不用等到 60 年後,就能預見再生能源主宰能源市場的世界了。 便宜的電池與太陽能發電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彭博新聞認為,電動車電池價格下跌能將汽車從傳統的汽油切換到電網連結,雖然目前大多數的電網仍然由燃煤發電驅動,但若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速度夠快,搭配如特斯拉等公司欲打造的便宜家用儲能電池組,或許能解決太陽能發電不夠穩定、無法成為基載電力的缺點,以取代燃煤發電在電網中的主導角色。

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邊飛邊充電 搭太陽能飛機出國不是夢

邊飛邊充電 搭太陽能飛機出國不是夢 西班牙近日研發出一架太陽能飛機。(圖取自每日郵報) 〔本報訊〕坐上太陽能飛機出國不再是夢!繼瑞士推出太陽能飛機「太陽驅動號」(Solar Impulse)後,西班牙設計師近日設計出一架3層高、可載800名乘客的太陽能飛機,計畫在2030年正式起飛。 太陽能飛機3層高,可載逾800名乘客。(圖取自每日郵報) 太陽能飛機3層高,可載逾800名乘客。(圖取自每日郵報)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西班牙設計師奧斯卡(Oscar Viñals )近日操刀設計一架太陽能飛機「The Progress Eagle」,前衛造型系列飛機共3層高,可載逾800名乘客,甚至還設計床位、辦公室也機上職員。 而本系列重點在「環保」,機翼將鋪滿太陽能電池板,不但可邊飛邊充電,機尾的風力渦輪也成為飛機電力來源之一,且可將多餘的太陽能動力儲存在電池中,以供夜間飛行需要。 他也預計將於2030年隆重推出,並表示其目的不是要取代燃油飛機,而是要太陽能應用的未來前景。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太陽能廠搶單激烈 削價戰加劇

太陽能廠搶單激烈 削價戰加劇 2015-02-25 03:49:26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今年全球太陽能裝置需求預期仍持續成長,但近期價格不佳。 本報系資料庫 分享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太陽能電池價格在美國新雙反案後持續不振,台廠自相殘殺的局面也愈演愈烈,外界認為,業者殺價競爭,可能讓整體業界近期虧損情形雪上加霜,對新日光(3576)、茂迪與昱晶等台廠營運造成影響。 產能規模較小的電池業者表示,日前出現已接近談妥且較高價的訂單,被其他台廠以較低價搶走,明明大家可獲得較高價格訂單,但該賺的卻沒賺到。 產能屬於前三大的電池業者指出,目前台廠產品被陸廠價格牽著走,持續下探,確實很辛苦。目前市況是由陸廠主導,陸廠的拉貨動能持續,但開出的價格很低,因此實在不划算的下單就乾脆不接,採取選擇性接單策略,這也使產能利用率稍微受到影響。 至於價格範圍還能接受的訂單,業者說,台廠之間也在搶單,部分產能較大的廠商,可能為產能利用率考量,價格策略頗為積極。 業者坦言,以現在的電池價格,確實很難賺錢,因此會提高價格較好的單晶與高效產品出貨比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電池業者透露,現在可免反傾銷稅而出貨到美國的海外電池產品是奇貨可居,出貨價格比台灣生產的電池價格高出超過10%、甚至二成。目前台製電池價格約每瓦0.32至0.33美元,海外非中國大陸生產的電池價格則接近0.4美元。 據了解,已在海外設置生產據點的昇陽科與太極,目前初期產能建置各約120MW(百萬瓦)與100MW。太極估計,第1季100MW產能會建置完成,並量產出貨,第二條100MW產能將於第2季量產,到今年底時,越南電池產能將達400MW。昇陽科二條生產線各60MW預計分別在3、4月量產。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京瓷搶進燃料電池市場 挑戰數百億營收

京瓷搶進燃料電池市場 挑戰數百億營收 作者 MoneyDJ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1 月 12 日 | 分類 投資 , 汽車科技 , 電池 KYOCERA_MDJ0112 日本媒體共同通信報導,京瓷(Kyocera)社長山口悟郎 9 日接受專訪時表示,計劃於 2016 年度搶進燃料電池市場,目標為在數年後將燃料電池事業營收提高至數百億日圓,且也計畫搶進海外市場。山口悟郎指出,除工廠等產業用大型燃料電池之外,京瓷也將搶攻社區住宅等市場。 山口悟郎表示,京瓷目前正提供燃料電池核心零件「電池堆(cell stack)」給大阪瓦斯等廠商所生產的家庭用燃料電池使用,而燃料電池核心零件只有京瓷能作的出來。 日經新聞報導,去年 12 月 15 日豐田汽車推出的新型燃料電池車「MIRAI」在日本開賣,豐田年度銷售目標為 400 台,日本消費者、企業對 MIRAI 反應熱烈,銷售通路指出,目前 MIRAI 於日本全國的訂單量已達約 1,000 台,是豐田年銷售目標的 2 倍以上水準。有顧客詢問時,都會告知顧客「交車恐要等數年時間」。豐田計畫 2015 年夏天出口 MIRAI 至歐美市場販售。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新世代太陽能 台塑、永豐餘搶佈局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染料敏化電池挾室內光源也能發電,預期將取代乾電池,並搭上物聯網等龐大商機列車,吸引台塑(1301)、永豐餘(1907)、碩禾(3691)等重量級大廠及多家化工廠積極佈局搶進。 工研院能源與環境計量技術組組長吳登峻指出,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雖已喊了10多年,但因業界進入量產卡在瑞士科學家Michael Graetzel教授所屬基礎專利,直到2012年該基礎專利到期,產業界才踴躍投入,但轉換效率約10%等量產技術待突破,目前瑞士商羅技電子已應用在電腦鍵盤產品,英國、日本也有量產產品。 吳登峻表示,相較於戶外應用在建築物屋頂或地面電廠的大面積矽晶太陽能板,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因材料具電解質、有機染料、二氧化鈦等化工材,具備輕薄、形狀與顏色多變特性,且可撓曲,在室內光源下就能發電,預期未來在消費性電子產品、行動裝置、物聯網、穿戴裝置及居住建築等將有很大的應用空間。 目前台灣每年約消耗4000噸的乾電池,工研院估染料敏化電池若與感測器相結合,室內時鐘、遙控器等用品都能應用,並可擴及導入電力監視、道路監視、居家保護系統等,預期可降低或取代乾電池的用量。吳登峻以市場發展趨勢預估,染料敏化電池今年應用在行動裝置等產值約達1.35億美元,較2012年約成長2.25倍。 台塑去年底技術轉移工研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模組,染料則向永光(1711)購買,台塑認為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化學太陽能電池,與化工本業相近,正研發從上游到下游的技術自主,不仰賴國外支援,預計3年後完成試量產線,估將可帶動國內相關產業達300億元以上的產值。 目前國內投入染料敏化電池佈局包括上游材料廠商永光、長興化工(1717)、碩禾、台灣染敏;中游模組有台塑、台灣染敏、永豐餘、造能及福盈;下游產品應用有台塑、台灣染敏、造能科技、金頓科技等。 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估計,物聯網裝置將會在2020年達到260億台,智慧穿戴式產品的數量也將會在未來6年間大幅成長。

太陽能電池進入效率新世代

太陽能電池進入效率新世代 一、PERC 製程導入 發電效率是太陽能科技的改良重點。今年,可提升 P-type 單晶電池轉換效率的射極鈍化及背電極(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 PERC)技術正式進入市場,台灣已有旭泓、昱晶、新日光穩定量產,其他國家則有中國大廠晶澳以及德商 SolarWorld 等公司。導入 PERC 製程僅需增添部分設備,比起其他新一代技術而言,不須增加太多成本即可明顯提升電池的效率,因而大受歡迎,具優秀的商業化潛能。 PERC 技術是以矽化鎳(SiNx)或 Al2O3(氧化鋁)在電池背面形成鈍化層的背反射器,藉著增加光波吸收來提升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導入 PERC 製程的單晶電池效率可提升約 1%,於系統發電端而言,可大幅提升發電表現並降低每瓦的發電成本。然而,光衰(Light Inuced Degradation, LID)問題會影響發電效益,N-Type 電池因而成為另一個注目焦點。 二、N-Type 單晶電池 與 P-Type 單晶電池相比,N-Type 電池幾乎沒有光衰問題,可維持穩定的發電效率。同時,N-Type 電池組成雙面電池後的轉換效率可上看 22%,比 PERC 製程下的 P-Type 電池兩年內預期達成的目標(21%)還高,因此成為單晶高效電池的另一個發展方向。 然而,製作 N-type 電池所需之設備、技術複雜,從晶圓階段的成本就 比P-type 更高,也因此使 N-type 電池的成本仍遠高於市場均價。SunPower、Panasonic 等廠商為 N-Type 電池的龍頭,台灣有新日光與英穩達在今年展出雙面的 N-type 電池。在產品的市場價格仍低迷的狀況下,N-Type 電池雖開啟了電池效率的新世代,但距離商業化仍有距離。 solarcells ▲ 單晶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升是目前最重要的科技發展方向。(照片來源:Orego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via Flickr) 三、其他高效電池技術 目前,常見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上限分別是:單晶矽太陽能電池 25%,多晶矽電池 20.4%,CIGS 薄膜電池 19.8%、CdTe 薄膜電池19.6%;從成品來看,單晶電池的效率約為 19.4%,多晶則介於 17.4~17.6%,超過 17.8% 即屬於高效產品。提升電池效率是許多廠商努力的目標,也有研究的目標是突破這些上限。除了 PERC 製程與 N-Type 電池外,今年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轉換效率世界新紀錄:由法國 Soitec 公司、法國微電子研究機構 CEA-Leti 和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共同開發的多結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高達 46%,創下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同時,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人員成功將商用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從33%提升到40%。 晶澳高效產品:晶澳在年底打破自己的紀錄,將多晶模組轉換效率提升到 17.2%,遠高於 15.6% 的主流產品。同時,也研發出轉換效率達 20% 的多晶矽電池。 薄膜電池效率屢創新高:今年九月,德國 ZSW 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創下 CIGS 電池 21.7% 轉換效率的紀錄,打破先前瑞典研究的成果。美商First Solar成功研發 21% 的 CdTe 電池,預計在 2015 年時可讓效率提升到 22%,且有望量產。同時,日本 Solar Frontier 也持續推進 CIS 薄膜電池的世界紀錄,現已達 20.9%。 Panasonic 與 Sharp 的電池競賽:日廠 Panasonic 於四月間發表了 HIT® 住宅用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高達 25.6%;同月,Sharp 也發表了效率達 25.1% 的電池,雙雙超過了 25% 的門檻。 充滿個性的太陽能電池:BIPV 應用 solarfacade ▲ 一棟位於巴黎的建築物,立面由太陽能板所組成。(照片來源:La Citta Vita via Flickr) 不少人嘗試將太陽能與建築結合,也就是「建築整合太陽能」(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BIPV)。為了解決晶矽太陽能電池在遮光與色彩方面的限制,其他材料和技術都被納入研發。舉例來說,薄膜電池因透明度較高而被視為太陽能窗戶的選擇之一,德國有機太陽能薄膜公司 Heliatek 便發表了透光度達 40% 的太陽能電池,適用於建築物與車頂,不僅能發電,還能減少眩光。 鍍膜是另一種常見的選擇。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團隊於今年成功研發出一款幾乎不會吸收可見光的塗料,靠吸收紫外線或遠紅外線來發電;缺點是,這種塗料的轉換效率僅有 1% 左右,研究團隊希望能將其提高到 5%。有機太陽能電池也很適合用來研發透明的太陽能電池,美國 New Energy 所研發的 SolarWindow 電池已有初步成果,台灣中央大學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心也有類似研究。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雖較低,但可在低光環境下發電,很適合建築物。 除了透明之外,彩色也很受歡迎。東京大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與 Sony 合作,利用儲能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開發出會隨充電狀態變色的彩色太陽能玻璃。同時,也有六名台灣的大學生成立太陽能文創公司,在輕薄透光的太陽能板上進行彩繪,使太陽能板擺脫厚重的特性,增添更多創意。這些多采多姿的太陽能電池可與建築物結合得更完美。雖然它們的發電效率仍然偏低,但卻讓 BIPV 的技術前進了一大步,未來的發展指日可待。

方便性、能量密度、安全性、應用場景等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異的奈米液流電池最終能打敗鋰電池嗎?

  當莫妮卡開著她的電動車前往母親家時,車上的電池指示器顯示需要重新充電。她在一個充電站停下來,在加油站刷了信用卡,把噴嘴插入車內,並在5分鐘內將400升用過的奈米液體換成新的。在她等待的過程中,一輛油罐車開過來為充電站補充燃料,交換數萬升充滿電的燃料。莫妮卡關上她的電動車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