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台灣西岸的經濟產出,是世界第 13

台灣西岸的經濟產出,是世界第 13

作者更依據各 mega-region 的經濟產出,作了排序。根據作者釋出的資料,我(本文作者)放進 Excel,並幫大家註明中文。會發現,根據總體經濟產出來排名的話,台灣西岸(台北-新竹-台中-高雄連線)排世界第 13。
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大東京都為亞洲第一,而南韓在晚上,不是只有首爾釜山這些大都市亮,而是幾乎整個南韓都在亮。
這很符合之前我們在國際學會的經驗,韓國人即使二線城市的醫師都很拼,首爾有開進修課程,都是每週用飛機高鐵衝來衝去的。而且工作時間超長,晚上研究室燈常都是亮的。
中國,自從結束文革浩劫,開始改革開放,接入以美國為主的世界貿易體系後,大家現在常說的「北上廣深」,也都在榜上。北京、上海各為一區,廣州深圳香港算一區,共三區在台灣前面。

從「人均產值」角度來算,台灣躍升亞洲第二

別氣餒,畢竟知識經濟是純腦力與交流創造的價值,如果你把人口數除下去,以「人均經濟產值」重新計算排名,會看到另一種之前看不到的意義。
拿人均產值來排名的話,台灣變成亞洲第二,只輸英國時代打下基礎的香港與周邊。在我們前面的,扣掉中東,則幾乎都是美國、西歐、英國。而台灣,贏過北京、上海,而且差距頗大。
這就是台灣真正的「人均」「知識經濟實力」。
因為高等教育就是知識經濟的一大支柱,如果你希望讓孩子更為深造,而他喜歡的領域又剛好是這些地區的重要產業,則前往高人均經濟產值的地區就讀,將更有機會得到適合且有用的教育。
除了台灣的成績很令人驕傲之外,有幾點是我們特別可以注意的。

政治立場不同,不代表不能頻繁貿易

首先,特別加括號的幾個地區,是跨國的。例如西歐核心經濟區,其實並非德國或法國這種傳統大國,而是以阿姆斯特丹為核心,輻射到布魯塞爾、巴黎、慕尼黑、瑞士的 mega-region,其分佈甚至跟我們一般想像的西歐不同。
其次,以色列埃及區也很有意思,曾是仇敵的兩國,化敵為友之後,共同發展得不錯。這點在我最近看的 Netflix 紀錄片《摩薩德》 也有提到,兩國的關係其實很早就藉由非官方管道,找到共同利益。
最近關係 稍微緊張的新加坡、馬來西亞 ,以及正在 小規模空戰衝突的印度與巴基斯坦,也都有非常緊密的知識經濟交流圈。
很明顯地,朋友也可以多交流,敵人也可以多交流, 有緊密貿易不代表不能打仗,甚至政治立場不同,貿易一樣可以照常進行 。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
下次再有人跟你說,「最看不起一邊支持台獨一邊賺中國錢的人」、「高度貿易交流的地區不會打仗」,你就知道怎麼從歷史與事實去駁斥他們了。

作者精選閱讀資料

我個人建議,這篇原文,很適合印出來,逐字逐圖讀過,可以讓我們對世界經濟的真實驅動力有些瞭解。小孩打算去先進國家讀書,你也才知道,大概哪些區域整體來說,是比台灣更為經濟發達的。陪著小孩看過這一個一個地區,配合 Google Maps 對應相關的城市,是個不錯的素養教育題材。

沒有留言:

方便性、能量密度、安全性、應用場景等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異的奈米液流電池最終能打敗鋰電池嗎?

  當莫妮卡開著她的電動車前往母親家時,車上的電池指示器顯示需要重新充電。她在一個充電站停下來,在加油站刷了信用卡,把噴嘴插入車內,並在5分鐘內將400升用過的奈米液體換成新的。在她等待的過程中,一輛油罐車開過來為充電站補充燃料,交換數萬升充滿電的燃料。莫妮卡關上她的電動車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