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眾宇動力:氫能電池商業化突破者
「人類社會必然走向氫能社會。」無論任何時期,眾宇動力企業團隊的所有人,以及每一位投資人都這樣認為。
眾宇動力是一家研發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氫能相關技術的科技公司。作為國內少有的突破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的企業,眾宇動力在2016年實現無人機燃料電池商業化,突破多旋翼無人機續航時長。
氫能取之不竭,且更為清潔。氫能技術研發在國內起步較早,1990年開始發展氫燃料電池技術,到1999年,清華大學已研製出中國首輛氫燃料電池汽車。但製備過程所需的氟化膜與催化劑,價格高昂,依賴進口,導致氫燃料電池無法商業化,始終停留在示範階段。而後國家能源戰略傾向於光伏、鋰電池產業,社會對氫能逐漸忽視。
起步
「氫能是真正的未來能源」,自2003年起在國外從事氫燃料技術研究的李驍,終於在7年後回國,建立了眾宇動力。「2011年,我和七個朋友一起湊錢,在武漢一間四十平米的辦公室里建立了企業」,李驍講述著初期團隊的經歷。在籌備第一筆研發資金時,項目第一個投資人找到了我們,李驍告訴記者,他們基於對氫能的共同看法,開始進行燃料電池技術研發。
燃料電池電堆是氫燃料電池的核心,當時國內並沒有足夠成熟研發技術,企業多年依賴進口,成本很高,成為阻礙氫燃料電池商業化的瓶頸之一。2012年底,李驍團隊突破了燃料電池電堆技術,並在性能、壽命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出來后,第二家投資公司找上門來」,副總經理李九鼎向記者講述團隊經歷,李九鼎曾在中能國源從事新能源工作,2011年加入團隊,「2013年初,安徽省投資集團介入投資」。「做出核心技術,路僅僅走了一半」,李九鼎告訴經濟觀察報,「制氫成本很高,即便技術上達到量產,做出來市場也不能接受」。
商業化阻礙
制氫實驗的催化劑材料來自鉑金等貴金屬,價格高昂;而製備中所用到的氟化膜,近年來生產成本不斷降低,但價格仍然過高。「只有將氫能首先應用到某個特殊行業,為解決行業特殊需求而將產量做大,才能分攤掉生產成本,再由此延伸至其他行業」。
為找到這樣一個特殊領域,李驍團隊開始摸索氫燃料電池的應用場景。「我們首先決定做通訊電源,用於手機中轉基站。」基站需大量而持續的供電,一直以來採用價格低廉的鉛酸電池,這類電池壽命短,維護成本高,三年時間就要更換一批,若以氫燃料電池替代,則可保證一次供電十年。
但氫燃料電池通過了基站的運營實驗后,並沒有被批量購買,「運營商表示不能接受價格,這個方向沒有走通」,李九鼎告訴記者。
而後,團隊決定做軍工用品,恰逢國內一些軍民融合中心的建立,李驍和李九鼎兩人走了很多地方,先後做出用於單兵作戰、邊境監控的氫燃料電池。
產品解決了特殊行業需求,逐漸被認可,直到2014年底,一名警察向李驍團隊詢問,「能不能為我們做一款無人機電池,無人機續航問題是個老大難」。
無人機續航
傳統無人機分為燃油型和動力型。燃油機航時較長,但帶來飛機不穩定性和運行噪音,尤其對於多旋翼機型的飛機,一直以來業內人更願採用鋰電池,而鋰電池的壽命衰減和續航性差早已是普遍問題,這也成了制約商用無人機發展的主要瓶頸。各地舉辦的無人機產品展會上,一旦有續航時間超過40分鐘的電動無人機,便被商家當做宣傳亮點,以奪目的字體,標註在廣告資料的最前頁。
相比鋰電池,氫燃料電池應用在無人機中壽命更長,充放電若干次后,容量幾乎沒有衰減;能量密度大於鋰電池三倍以上,由此而來的長航時,便拓展了電力巡線、森林防火等遠程用途,在應用場景上達到量變;電池耐高溫和低溫的工況條件,幫助無人機在任何氣候地帶完成飛行任務。「這或許是氫燃料電池最早得以實現商業化的領域,即便價格高昂,對商用無人機行業,仍有很大市場需求。」李九鼎告訴經濟觀察報,團隊為此引入一支無人機研發團隊進行合作研發。
幾個月後,一段視頻被傳到網上,點擊量很高,拍攝內容是一架多旋翼無人機的試飛過程,飛機平穩飛行著,在天空堅持了3個多小時。
這段視頻出自眾宇動力一位技術人員,「突然很多無人機廠商找上門來合作,有時一天四五個」,李九鼎表示,在將質量進一步優化后,團隊在2015年底推出了多旋翼機電池和固定翼機電池產品,經第三方機構檢測,航時分別為3.5小時和48小時。而後,眾宇動力與合作商進行產品批量生產,2016年初,率先實現了無人機燃料電池商業化。
在眾宇動力研發、推出無人機電池的這一年,能源界人士稱之為氫能元年。核能、儲能的污染和衰減問題,讓國家視野重新轉向氫能領域,對燃料電池乘用車的補貼額逐漸高於電動汽車,並加大了加氫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資本市場上,氫燃料電池概念逐漸變熱,上市公司出現多股漲停,一些多年研究氫燃料電池的企業,耗費了大量研發資金,也開始申請並獲得創新項目費用。「五年時間,眾宇動力的研發費用超過5000萬」,李九鼎談到,「未來氫能會在更多行業突破商業化,國家的扶持力度增加,會讓商業化之路越走越順」。
詳全文 眾宇動力:氫能電池商業化突破者-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0702/17737985.html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神奇「自癒」電池永遠用不壞? 2016年10月27日 Elizabeth Montalbano 來自中國復旦大學、三星先進技術研究院(SAIT)與三星(中國)研發中心(Samsung R&D Institute Chin...
-
沙子做的電池你看過嗎?3 大潛力取代鋰電池,超強儲能新星也都列給你 大家最初或許都沒想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削減了對歐洲的天然氣與石油供應,卻變相加速了歐洲各類型再生能源的研發與創新。於此同時,電動車市場成長下,也促使各方紛紛尋找取代「鋰電池」的新材料,尋找更永續的發電方式。這...
-
Solar Team Eindhoven 造出家庭用太陽能汽車(影片) 由 Sanji Feng 於 1 day 之前發表 至今為止比較常見的太陽能汽車大多都是供單人使用的,在乘客較多時基本都派不上用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e)的 Solar Tea...
-
中國啟動全球首座鈉離子電網儲能廠,領跑綠能轉型與電池技術革命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儲能需求快速成長的背景下,中國於2025年正式啟用全球首座具備電網功能的鈉離子電池儲能廠「寶池儲能站」。此舉不僅展現中國在電池技術創新上的實力,也為未來綠能與儲能系統的發展指明方向。 寶池儲能站坐落...
-
Gartner 提出 2019 年十大策略性科技趨勢,包括自動化物件、增強分析、人工智慧驅動開發、數位分身、更強大的邊緣運算、沉浸式體驗、區塊鏈、智慧空間、數位倫理和隱私、量子運算。 Gartner 副總裁暨傑出分析師 David Cearley 指出,過去 2 年智慧數位...
-
1.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面对德国记者提问:‘在德国,德国公民能了解德国总理的子女及其财产状况,在中国能吗?’姜瑜面对恶意刁难,不慌不忙,沉着冷静,机智地回答:‘当然能,中国公民也能了解德国总理的子女财产情况。’全场为发言人的机智报以热烈掌声。” 2. 2011年3月3...
-
【記者陳俊村/編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學家研製出一種超薄、超輕的太陽能電池,能放置在肥皂泡上面而不會將其弄破。如此輕盈的太陽能電池幾乎可以安裝在任何材料或介面上,未來應用範圍相當廣泛。 這種太陽能電池的厚度只有一根人類頭髮的五十分之一,如果太用力呼吸,可能會將它吹走...
-
現今電池充電耗費的時間久,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華人科學家,最新研發鋁電池具有高效耐用、超快充電,手機充電只要60秒,還有可燃性低、成本低等特點,可望成為常規電池的安全替代品。 研究小組將此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上,教授戴宏傑說,他們開發的鋁離子電池具有超快充電、不易燃燒爆炸...
-
人最怕:深交後的「陌生」,信任後的「利用」! 人最怕: 深交後的陌生,認真後的痛苦, 信任後的利用,溫柔後的冷漠, 親朋間的誤解! 所以說有些事情 不要太計較,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會過去的, 遇到愛你的人,學會感恩, 遇到你愛的人,學會付出, 有個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 總不...
-
氫燃料電池車與氫能為備受看好的下一代技術,「排放物只有純水」儼然成為廣告宣傳代名詞,但目前製氫技術多以化石燃料為主,氫氣在製造方面尚未達到百分之百綠能,因此各方科學家紛紛絞盡腦汁想提出最佳解決方案。 光電解水製氫則是實驗室重點研究技術,結合光催化劑與電化學原理,將光電極置入...
Airfide 於日本 COMNEXT 展會推出搭載摩爾斯微電子Wi-Fi HaLow 的佔用感測器
全球Wi-Fi HaLow晶片領導廠商 摩爾斯微電子(Morse Micro) 宣布其與 Airfide Networks 合作推出的新一代 微移動佔用感測器 AFN6843 現已全面上市,並強化了 Wi-Fi HaLow 連線功能。此公告於日本次世代通信技術展(COMNE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