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當人們必須做決定時

1. 有錢人追問、查證 問立場、查背景 每一則新聞、文章 會因為閱聽人的不同 而產生不同的想法及看法 常常可以產生兩種極端的評論 但在商業界或投資界裡面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各國的經濟學家常說 「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感冒」 實際上 全世界感冒了沒有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你感冒了 你需要的是看懂全球趨勢 每個國家的環境、政局、經濟不同 媒體的報導 往往是經過「刻意操作」 已得到收視率、廣告 新聞裡面隱藏的陷阱不只這些 擅長理財知識的理財專家 必定會知道 該訊息的前後文與背景關係 因為只有片面消息 是無法顯示出整體實際狀況 (圖片來源:123活動) 2. 聽到判斷要想 你基於誰的立場而說 近年來 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下跌 甚至曾被預估每桶要價 100 美元左右 但到了 2014 年 成交價一度跌至一桶 40 美元的低價 而此時 運輸、製造、塑料化工等 仰賴石油的工作便會傳出災情 其錯綜複雜的程度 是非場可怕的 但你卻沒想到 美國這樣大量消耗石油的國家 或是日本仰賴加工貿易的經濟體 因為石油的成本降低 而讓商業行為增加了更多利益 當然 市場瞬息萬變 不到最後不知道結果 但如果你能以 宏觀的角度去看狀況 理解這個石油報到的這個事實 對於未來的局勢你該感到樂觀 這就是有無正確掌握資訊判讀能力的差別 (圖片來源:nevsepic) 3. 縱向思考 橫向比較 在分析資訊的同時 你得掌握「縱向」與「橫向」 的思考方式 所謂縱向 是觀察時代的脈動 對於各種現象前後比較其演變過程 橫向思考指的是 與他人比較 找出彼此的優劣勢 為甚麼要學會縱向? 比起最終結果 事情的演變過程隱藏這更多真相 為甚麼要橫向比較? 透過與他認人的對照 更容易找到解決問的線索 當你學會合眾連橫的思考後 就會理解到 一些訊息只是假象 而真相就在 你從小地方逼近 就能見樹又見林 (圖片來源:bnext) 因為現在的資訊來源越來越多 你需要思考 才能知道這則資訊的全貌

沒有留言:

川普關稅假設情境:NVIDIA 的伺服器產品

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例子,我們可以依據美國貿易相關的法律與規定來進行分析,特別是與關稅徵收有關的《Annex III》,這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所用來判定產品原產地(country of origin)及關稅適用性的文件之一,在許多自由貿易協定與關稅分類判定中扮演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