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可印刷且可延展的軟性電池技術能夠讓人們穿戴的衣物和可延展的LED顯示器自帶電源…
可印刷且可延展的軟性電池技術能夠讓人們穿戴的衣物和可延展的LED顯示器自帶電源…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UCSD)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可自供電的穿戴式裝置,採用了最新「鋅-銀-氧化物」配方的充電電池技術。
20170602_battery_NT02P1可延展的電池(圖中T恤上的‘NANO’字樣)能印製在任何織物上,甚至拉伸至原有尺寸的2倍,而不至於影響電池儲存容量、電流傳送或充電能力 (來源:UCSD)
研究人員們在《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中詳細介紹了這項電池技術——「全可印刷、可伸縮的鋅氧化銀(Zn-Ag₂O)充電電池以超彈性黏合劑實現自供電穿戴式電子」(All-Printed, Stretchable Zn-Ag₂O Rechargeable Battery via Hyperelastic Binder for Self-Powering Wearable Electronics)。該論文作者包括UCSD教授Shirley Meng、Joseph Wang,以及博士研究生Rajan Kumar、Jaewook Shin、Lu Yin與Jung-Min You.
*印著‘NANO’字樣的可延展軟性電池用於讓下方的LED發出綠光 (來源:UCSD)*
該技術是以Shirley Meng去年所進行的「在鉍物質上沉積氧化鋅(ZnO),實現可充電的鋅基水性電池」(Deposition of ZnO on bismuth species towards a rechargeable Zn-based aqueous battery) http://smeng.ucsd.edu/wp-content/uploads/Deposition-of-ZnO-on-bismuth-species-towards-a-rechargeable-Zn-based-aqueous-battery1.pdf 研究為基礎。根據她的觀察,鋅基電池能與電池內的液體電解液發生反應,因而產生不需要的鋅鹽,當這些鋅鹽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就會造成電池短路。
Shirley Meng同時也是UCSD可持續發展電力和能源中心主任。她在實驗中嘗試不同的配方後發現,在電池中添加氧化鉍有助於避免形成鋅鹽,從而打造出具有使用壽命長以及可充電的氧化鋅電池。此外,添加氧化鉍的方式也適用於下一代的鋰氧電池。
20170602_battery_NT02P2Rajan Kumar是該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帶領該團隊讓這項技術實現商業化。 (資料來源:UCSD)
Shirley Meng的研究發現讓Joseph Wang的研究團隊得以製造出可拉伸且能印在織物上的氧化鋅電池,為衣物提供可再充電的電源,從而實現具有自充電LED顯示器的穿戴式裝置。
研究人員證實,在T恤上印刷形成‘Nano’字樣的氧化鋅電池,能夠為綠光LED供電。
鋅氧化銀墨水在混合異戊二烯(橡膠的衍生物)和苯乙烯後更加耐用,使其得以被拉伸至原有尺寸的2倍,而不至於變形或影響輸出。然而,其容量僅有鈕扣電池的五分之一。
但電池的厚度大約是鈕扣電池厚度的十分之一,採用標準絲網印刷進行製造的成本更低,當然也更易於應用在可伸縮織物上。根據該團隊表示,以雙組合(由於每個電池僅產生1.5V,因而需要2個電池才能為3V LED充電)進行印製時的成本約為0.5美元,相形之下,可充電的鈕扣電池成本高達5美元。
為了能以更低成本超越鈕扣電池,研究人員接下來計劃提高電池的功率密度,嘗試以各種不同的配方進行實驗,以及重新調整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和太陽光電電池的配方,以實現可延展性。他們還計劃使其得以印在可應用於皮膚的透明基板上。
該研究計劃將由全球企業家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Global Entrepreneur)營運的UCSD新技術加速器提供贊助,該機構並負責管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創新團隊(I-Corps)計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環境感知與情境理解的關係 環境感知與情境理解是緊密相連、相互依存的兩個層次,共同構成智慧系統對現實世界的完整認知。環境感知是獲取原始數據的基礎和前提,而情境理解則是在此基礎上,對這些數據進行更高層次的抽象、整合和推斷,賦予其意義,進而實現智能決策和行動。
-
JX傳進軍德國家用燃料電池市場 價格僅現行1/5 回應(0) 人氣(63) 收藏(0) 2012/04/20 08:41 精實新聞 2012-04-20 08:40:51 記...
-
在電影《駭客任務》中,人類被機器人當成生物發電的原料使用,雖然人體內的電並不足以供應能源使用,但最近有一項研究發現,在我們體內有一種細菌能產生電能,甚至可能發展成另類的生物發電方式。 研究團隊針對厭氧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進行研究,這種在...
-
躺在沙發上原來有這麼多危害! 辛苦工作一天,好不容易下班回到家,當然要「嘩」的一聲投入沙發的懷抱啊!但專家提醒,愛當沙發馬鈴薯又沒有留意坐姿,不但無法達到放鬆目的,在長期不當壓迫頸椎下,更可能使惱人的三叉神經痛、暈眩、顳顎關節痛等5大健康問題找上門。因此,想要預防...
-
「作整合、作服務,如果只是比價,就不要玩了。」成功打進大陸國企生意的深圳市網眼智能科技創辦人程敏峰,從創客變為創業者,在大陸市場,有能力就會有伯樂,他找到新的物聯網應用,也開拓出小團隊也能接大生意的新路徑。 台灣有很多工程師想創業,但常止步於空有想法,沒有實踐、沒有資金,更...
-
《太陽能》台電池廠應降低依賴歐洲 精實新聞 2012-04-20 18:49:36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工研院IEK舉辦「台灣 綠色能源 產業 新思 維」系列研討會,面對歐債下,歐洲市場相繼削減 太陽能 補助,工研院IEK經理王孟傑指出,台灣 ...
-
經過10年的研究製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加籍教授沙德維(Don Sadoway)的儲能液態金屬電池樣機已經在麻省展開測試,樣機尺寸大致相當於一個集裝箱。這只是模型機尺寸,日後投入市場的產品可以規模更大,效率更高。 該電池也被稱為電網級電池,其功率強大,足以為一個社區提供電能...
-
市面上的矽晶太陽能板無法轉換所有的光線,沒辦法吸收波長較長的紅外光,因此最高轉換效率止步 30% ,對此瑞典的皇家理工學院(KTH)帶來全新的電池設計,透過在太陽能電池上方裝設一層薄薄的神奇薄膜,轉換效率有望提高 25%。
-
從國外媒體 New Atlas 了解到,紐約賓漢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近日專門為偏遠地區研發出了一款低成本、便攜式、可降解的電池。這種依靠細菌驅動的燃料電池,外型還和巧克力有些相似。 ▲ 外型是不是有點像巧克力? 據了解,紐約賓漢頓大學...
-
電池技術的發展速度到底有多快? 摘要 電池技術的突破,也許能讓我們在2030年前看到能源系統的「新革命」。 電池技術的飛速發展有望加快全球能源轉型的步伐,並在解決人類的「氣候危機」。僅在2019 年上半年,對電池技術的投資就超過14 億美元,而對電池製造的大量投資和技...
中國啟動全球首座鈉離子電網儲能廠
中國啟動全球首座鈉離子電網儲能廠,領跑綠能轉型與電池技術革命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儲能需求快速成長的背景下,中國於2025年正式啟用全球首座具備電網功能的鈉離子電池儲能廠「寶池儲能站」。此舉不僅展現中國在電池技術創新上的實力,也為未來綠能與儲能系統的發展指明方向。 寶池儲能站坐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