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網眼智能科技把AR技術應用在工地上

「作整合、作服務,如果只是比價,就不要玩了。」成功打進大陸國企生意的深圳市網眼智能科技創辦人程敏峰,從創客變為創業者,在大陸市場,有能力就會有伯樂,他找到新的物聯網應用,也開拓出小團隊也能接大生意的新路徑。
台灣有很多工程師想創業,但常止步於空有想法,沒有實踐、沒有資金,更沒有揮灑的市場舞台,像是目前看似很火爆的物聯網、雲計算,或是VR或AR,到底怎麼「變現」、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兩岸的青年創業者都在苦惱。
程敏峰在台灣時做的是智能家居,但他到了大陸,發現市場很亂,所以立刻轉變思維,改作「智能工地」。以4個人的團隊,作出相關的軟硬體,除了一般的工地智慧化管理,包括操作人員出勤、環保、工安、能源管理等,並從工地的設計圖就開始作系統整合。
系統整合宛如透視眼
利用GPS和AR技術,後續就能通過APP掃描和定位建築物的方式,直接3D模擬作質檢與修正,後續也可以用掃碼,看出牆壁內出問題的管線,結合物聯網,若監測到流量異常,甚至可以用APP關掉漏水的電子閥;而利用AR技術,就像是有透視眼,看到內部、處理問題。
他這套系統成功打進大陸的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近來建設的珠海橫琴國際金融中心大廈項目上,就使用他研發的智能工地系統,為此,他幾乎是住在工地裡,隨時跟工人、設計師與專家們,把每個細節的需求搞清楚,然後不斷進化系統。
現在很流行互聯網、雲端與大數據等議題,但工程師不能只是坐在房間裡埋頭設計,因為實際操作的數據,只有真正在第一線的業者才瞭解,能否彼此配合、整合資源與平台,才是物聯網能實際「上路」的方式。

沒有留言:

川普關稅假設情境:NVIDIA 的伺服器產品

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例子,我們可以依據美國貿易相關的法律與規定來進行分析,特別是與關稅徵收有關的《Annex III》,這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所用來判定產品原產地(country of origin)及關稅適用性的文件之一,在許多自由貿易協定與關稅分類判定中扮演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