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氣功“前六十四式
1、起式 身體直立,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頭微上頂,肩放鬆,兩臂自然垂於體側。掌心內向,五指自然分開,微屈。口微閉,舌輕舔上齶,眼平視前方全身自然放鬆。
2、展翅 兩臂由體側緩緩前舉,手心相對。向兩側分展。身體向後彎曲,仰視,手心向上。腳跟稍提起身體後屈。
3、合翅 兩臂內旋成弧形向前合抱,落至下丹田兩側,手心向內,指尖相對相距約1-2寸。手成虛掌,手掌心與腹間留有適當空隙。身體恢復直立姿勢。腳跟落地,眼視前下方。
4、折窩 兩手從下丹田部位逐漸提起,手心由向裏轉爲相對。至胸前部位時,兩臂向前伸直,內旋,手心向外。腳跟提起。接著兩臂然後兩臂外展,向兩側後下方作弧形運動至兩胯後外側,手心向後。眼平視,松肩虛腋,腳跟仍提起。
5、抖膀 兩臂屈時,兩手上提至兩腎俞穴外側,手心向上,手指向後並攏成爪形。松肩,眼平視。兩臂外旋,兩手從體兩側迅速甩於帶脈前,兩臂屈肘成90度,手指向前,手心向上微向裏。同時,兩腳跟迅速落地,眼平視。
6、折窩 兩臂內旋前伸,兩手心也漸漸隨之轉爲相對,同時兩腳跟提起。當兩臂向前伸直時,兩臂內旋使手背相對,手心向外。然後兩臂外展,向兩側後下方作弧形運動至兩胯後外側,手心向後。



7、抖膀
8、上舉 兩手臂緩緩上舉,手心向裏對前額,手指向上,眼視勞宮穴,兩手上舉過頭頂,兩臂彎曲成90度。
9、合掌 兩臂同時內旋,兩肘分向肩外側,兩手向頭頂上方合攏,十指交叉合掌,掌心向下對百會穴。
10、翻掌 兩手指交叉翻轉成手心向上。而後兩臂向上伸直,眼視前上方。兩腿伸直。
11、下腰(中、左、右) 兩腿伸直,彎腰前屈,兩手保持十指交叉掌心向下按。先下按在兩腿中間片刻,然後上體稍擡起。同時向左偏轉,在左腳前下按,手心向下。停留片刻後,上體稍擡並向右偏轉。在右腳前合掌下按,停留片刻。腿要伸直。
12、纏手 上身略擡起,轉正。兩手手指相對,手心向下向兩側分開,膝微屈。左腳向左轉,並帶動手臂旋轉甩動。隨腰左轉,右臂內旋甩向左前方,手心向外。同時兩手臂外旋,使兩手心翻轉向上,兩小臂交叉於腹前,右臂在左臂上方。在兩臂甩動旋轉的同時,涮動腰胯,右腰及右腿迅速向右扭動,帶動右手臂拖向右胯方向。右腿彎曲,左腿伸直,眼視右手。
13、回氣 左手上提至左缺盆穴。手指攏成爪形。右手甩向右下方,待手臂伸直時,內旋向上,從體右側向體左側直臂劃大弧,右手落于左腳趾。重心落於右腳,左腿伸直腳跟著地,腳尖上翹,眼視右手。
14、左彈足 右手捏住左腳大趾,向左搬動三次。肘向外撐,帶動肩、腰、胯向左扭動,眼視右手。
15、推氣 左手保持原狀。右手五指自然並攏,將手心轉向右後方。向右後方慢慢推動。身體隨右手向右偏轉。眼視右手。重心在右腳。
16、撈氣 左手保持原狀。右手推氣至右胯後側之後,外旋,使手心向左前。手指向下。然後,右手從右後向左前方撈氣。屈腕,使手心向上手指向前。身體隨右手向左撈氣並向左偏轉。眼視右手,足勢不變。
17、轉身回氣 右手撈氣至胸前,五指邊並攏成爪形置於右缺盆穴。同時左腳內扣,以右腳跟爲軸向右轉身180度,重心後移到左腳。屈左膝,左手從左缺盆穴放下,臂伸直,內旋向上,從體左側向體右側直臂劃大弧,左手落於右腳趾。右腳跟著地,腳尖上翹,眼視左手。
.jpg)
18、右彈足
19、推氣
20、撈氣
21、纏手 左手撈氣至腹前時,邊撈邊向上擡。同時右手從右缺盆移開,經左手的內側落向前下方,五指自然鬆開。隨著左手上擡和右手下落,上身擡起,微微前屈,轉向正前方。使雙腳平行。右手臂從下經左手外側向上,向裏互相環繞一周半。 左右手內外關相對距約五寸。腰胯肩相應地自然晃動。眼視雙手。
22、 雲手(右,左,右)
(1)右雲手:左手收置於腰部左側,掌心向上微向裏。右手向體前伸出,掌心向上,與腰同高。右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重心放在左腳。眼視右手心。接著右手臂由前向右後方劃弧,頭及上身亦隨著右手向右扭轉,保持眼視右手心。 待右手行至右後方時,右臂內旋,屈肘,使右手合谷穴貼于右腎俞穴,手心向上,五指自然分開。同時身體向左轉正,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眼平視前方。
(2)左雲手:左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左手向體前伸出,由前向左後方劃弧,使左合谷穴貼于左腎俞穴處。身體向右轉正,重心前移左腳,右腳跟提起,眼平視前方。
(3)右雲手:動作同前。
.jpg)
23、涮腰 左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同時,左手向體前伸出,掌心向上,與腰同高,由前向左後方劃弧。上身隨左手向左扭轉,帶動右臂擺向左前方,上臂略高於肩。屈肘,手指自然下垂,手心向裏斜對小腹。眼看左手。隨著左手劃動,身體向左前傾,重心放于左腳,兩腳跟提起。當左手行至左後方時,身體及右肩、右臂迅速外旋向右扭轉,帶動兩臂順勢擺動。右臂向右擺回到右腰側,屈肘約90度,手心向上,手指向前。左臂順勢由左後下方向前上方撈起,直至左手心與前額相對,相距約8寸至1尺。左臂屈肘成孤形。同時身體及腰胯轉正,右腳跟迅速著地,重心在右腳。左腳跟提起,前腳掌著地。膝微屈,眼視左手心。
24、落膀回氣 左臂內旋,手心向下。手臂自上而下落至左臀部後側,手心向後,手指向下,手臂自然微屈。右腳跟稍提起,重心偏移左腳,眼平視前方。
25、單展翅 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右手向前平伸平伸,手心向上微向裏,五指自然分開,手與肩同高。然後右手向前向右側劃弧,臂微屈,上身隨右手向右扭轉,眼視右手心。 當右手臂移至右後方時,手臂內旋,屈肘,向右下方劃弧,使右合谷穴貼于右腎俞穴處,手心向上,同時身體轉正,眼平視前方。
26、上步伸膀 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同時左臂邊外旋邊向前伸出,放于左腰側,屈肘約90度,手心向上微向裏,五指自然分開,眼視左手心。
.jpg)
27、纏頭過耳 足勢不變。上身以腰爲軸向左扭轉,右手從右腎俞穴移開,隨著右臂外旋,轉爲手心向裏,並由身體右側經腹前隨身體的左轉向左側上提。右手手心向裏對著左肩、經左耳、至後頸時,上身及頭隨之轉正,右手繼續纏到右耳 肘向右前,眼平視。
28、下壓 右手繞到右耳時,右臂下落。手心轉向下,五指分開呈下按狀落於右胯側,撐腕。同時左手手心向上,上提至與肩同高,手心微裏向,眼視左手。
29、上托 右手心翻轉向上,上托舉至與肩同高。左手翻轉手心向下,下落至身體左側後,手心向後。眼視右手心。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跟提起。
30、回氣 右手上托至肩高,右臂內旋,迅速屈肘,五指並攏呈爪形置於右缺盆穴。左手從左下側後迅速向前撈起,手心向裏與前額相對。眼視左手心,手與前額相距約8寸。重心迅速後移至右腳,右腳跟落地,腿微屈,左腳跟提起。
31、撈月 右腿彎曲,重心在右腳,左腿自然伸直,左腳掌外側著地,左手臂不動,右手離開右缺盆穴,五指自然鬆開。右臂向右後方舒展開,手心向外,上身亦隨之右轉,眼視右手。然後,右臂外旋下落,由右向左前方劃弧,手心向上。身體向左扭轉,上身前屈。 右手臂經下腹向左劃弧至左臂前,右手心向裏,右臂在外,眼視右手。
.jpg)
32、轉身 以兩腳跟爲軸,向右後緩緩轉身。左腿彎曲,重心移至左腳,右腿微屈,右腳跟虛。收臀,上身伸直,左手經胸、腹下落至左外側,手心向後上,指尖向後下方。合谷穴向裏。右手臂隨身體轉動緩緩向右上舉,屈肘,手心向裏,與前額相對,眼視右手心。
33、上步望掌 重心前移到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右膝微屈,前腳掌著地。同時左臂外旋,成弧形向前上舉,屈肘,指尖向上,手心向裏,對前額,眼視左手心,同時右手稍向右移使手心對著右太陽穴(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約1寸凹陷處)。
34、望月 左腳掌外側著地,腳內虛。左手不動,右臂向右側舒展開,上身亦隨著向右扭轉,然後右手臂外旋向下、向左劃弧,上身亦隨之向左扭轉,右腿漸深屈,上身亦向左前方深彎屈。右手劃弧至左臂下,迅速向左上方甩動小臂,手心向裏微向上,手指向左上方。頭向左扭轉,眼視左上方天空。
35、壓氣 兩臂同時向裏旋,使手心向下,手指自然分開,兩手指尖相對。同時身體轉正,上身擡直。兩手分置左膝兩側,同時撐腕下按,身體下蹲。兩腿屈膝。左膝在前,右腳、右膝微向裏扣,兩腳跟提起。重心偏於右腳。然後略起身,手隨身體同時上提,手腕手指自然放鬆。兩手再次下按,身體下蹲。如此起伏下按3次。眼看兩手。
36、轉身壓氣 兩手臂姿勢不變,以兩腳掌爲軸,向右轉身90度,右腿在前,左腳、左膝內扣,兩腳跟提起,重心偏于左腳,兩手置於右膝兩側,下按,其餘同上式。起伏下按壓氣3次。
37、泳動 兩手腕放鬆,兩手及兩臂上下顫動(振幅要小,頻率要高),邊顫動邊向前舉伸臂,同時上身慢慢擡起,兩腿伸直,重心在右腳,左腳跟提起。兩臂繼續顫動著由前向上呈側上舉,手心向前。眼平視前方。重心後移至左腳。左腳跟落下,右腳跟提起。
.jpg)
.png)
38、瞰水 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兩臂內旋,邊顫動邊下落並向左、右分展,呈弧形落至臀後兩側。手心相對,身體稍前傾,兩腳跟提起,眼視前下方。 稍停後,兩臂慢慢邊顫動邊內旋。由後向前上方舉起,約與肩同高。手心向下,手指向前。重心後移至左腳,右腳跟稍提起。身體微向後仰,眼視前方。
39、拍水飛翔(左、右、左)

(2)右拍水: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同時兩臂邊顫動邊向前擺,身體轉正,眼視前方。然後兩臂緩緩呈孤形擺向右方,同時上身向右扭轉,微前傾。右臂擺至右側上方,右手高過頭,手心向外,拇指向下。左臂擺至頭右側,左手心向下,微向右,臂同胸高。兩臂微彎曲,眼視右手。
(3)左拍水:動作同。接著,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兩臂邊顫動邊從左側擺回到正前方平舉。同時身體轉正,眼視前方,拍水歸正。
注意:以上動作要連貫,兩手臂要不停地顫動。
40、飲水(3次) 左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兩臂邊顫動邊向左、右兩側後分展,手心向下。深屈右膝,左腿自然伸直,上身前俯,同時兩手從兩側後屈時至腰兩側。然後向前沿左腿兩側前伸至左腳前上方,手動作。接著再做第三次飲水動作。
41、望天 第三次飲水,當前臂心仍向下,手指向前,並擡頭前探,眼視前下方,做1次飲水動作,然後上身擡起,帶動兩手上提屈肘回至腰部兩側。雙手再一次沿左腿兩側前伸,上身再次向前下俯,做第二次飲水沿左腿兩側前伸至左腳前上方時,上身緩緩擡起。重心前移左腳,身體起立,右腳跟提起。同時兩臂自下而上邊顫動邊隨身體由前向上舉。手心向前,手指向上,眼隨兩臂上舉,仰視前上方。
.jpg)
42、歸氣 兩臂邊顫動邊向左、右兩側分展下落,同時右腳上前步,與左腳平行,同肩寬。兩手下落至下丹田兩側:左手五指分開捂貼在左上側,右手四指並攏捂貼在右下側。左、右手指相距寸許,掌心虛,然後兩手振顫3次,每次之間靜置3--5秒。眼平視前方。
43、抓氣 右手由腹部邊提邊向前平伸至與肩同高,手心向下。然後抓握成空拳,屈肘拉至右胸前,使上拳眼對右氣戶穴(鎖骨中點下方之凹陷處,距胸正中線4寸)。沈肩、虛腋,肘向外平擡。眼視前方。爲一次抓氣。接著左手從腹部提起向前平伸至與肩同高。然後抓握成空拳,屈肘提至左胸前,使上拳眼對左氣戶穴。沈肩、虛腋,肘向外平擡。眼視前方。如此兩手交替抓氣各5次,足勢不變。
44、翻掌摟氣 右臂外旋向前平伸,手心向上。然後抓握成拳,屈肘拉回至右胸前,使下拳眼對右氣戶穴。沈肩、虛腋,眼視前方。接著左臂外旋向前平伸,手心向上。然後抓握成空拳,屈肘拉回至左胸前,使下拳眼對左氣戶穴。沈肩、虛腋。如此兩手交替摟氣各5次,足勢不變。
.jpg)
45、抱球 接上式,兩肘向下,然後兩臂上舉,接著兩臂內旋,伸掌向左、右兩側分展,弧形下落。同時上體向前俯身約90度,兩腿伸直,百會朝前。兩手臂下垂於腿前,微屈腕,手心向上,手指相對,約距尺許,呈抱球狀。眼視兩手,足勢不變。
46、揉球 上身稍擡起並向左扭轉,同時帶動手臂抱球至腹部左側。右臂內旋,手心向下,使右手在左手上方,兩手心相對,相距約6寸,兩手似抱一球。眼看手。然後兩手腕、臂、手指按水平方向逆時針揉動(手心始終相對),撥轉手中之“球”。同時上身帶動兩手臂從左經腹前向右轉動,邊轉腰邊揉球。約揉球10圈,移至腹部右側。眼視手,足勢不變,膝微屈。
47、轉身揉球 揉球至右側時,兩手臂同時旋轉,翻轉180度,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相對,然後兩手腕、臂、手指按順時針方向撥轉手中之“球”,隨著腰向左扭轉,從右腹側經腹前向左側移動,約8圈至腹部左側。再從左側向右轉,約揉球2圈,停于腹部前方,同時身體亦隨之轉正。足勢不變,眼視雙手。
48、抱氣 上身擡起直立,同時兩臂向上舉。然後兩臂內旋,兩手向左、右兩側弧形下落。同時上身向前俯約90度,兩腿伸直,百會朝前。兩手臂下垂至兩腿側前時,屈腕,使兩手心向上,兩手指相對,相距約1-2尺,似抱一大重物狀。五指自然分開。然後微屈膝,向上慢慢捧抱到胸前,身體亦隨之起立。眼視前方,足勢不變。
49、貫氣 兩手繼續抱氣到額前,兩臂內旋,手心向裏,彎臂呈弧形。手與額同高,兩手指相對,相距3寸左右。然後兩手沿頭、胸、腹慢慢下落至下丹田兩側,略停幾秒鐘後,兩手臂分別下垂於身體兩側。眼平視,足勢不變。
50、擡膀 兩臂向前平舉,手腕放鬆,手心向下。然後兩肘緩緩彎曲下沈,並略向外展,肘尖比肩稍寬。兩手放鬆,屈腕,手高於臂,眼平視。接著兩手擡起,手心向前,迅速向前推掌撐腕,虎口相對,手指向上斜向裏,手與額同高,兩手拇指相距約3-5寸,其餘四指相距略近。眼視手,足勢不變。
.jpg)
51、翻翅 兩手屈腕,手指合攏變成爪形,手心斜向裏,手指向下。眼平視,足勢不變。
52、背翅 兩臂弧形向兩側下分開,經胯外側,兩肘彎曲,使兩手合穀穴分別貼于左、右腎俞穴外側,松爪,手指自然分開,手心向上。雙手原位不動,振顫三次,每次停約3-5秒。眼平視,足勢不變
53、起扇上飛(七次) 兩手從腎俞穴落下,經體側弧形向前舉,約與肩同高,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兩臂微屈,眼平視。
(1)左上飛:屈右膝,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左膝微屈,左腳掌前外側著地,腳跟虛提。右手弧形向下壓按,停於小腹前。右臂彎曲,手成虛掌,手心對下丹田。手自然分開,手指向左。同時左臂向左上方提起,臂微屈,左手高於頭,手心向下斜向裏,松腕,五指自然放鬆下垂成爪形。上身微向左扭轉,眼視左手心。
(2)右上飛:屈左膝,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向前一步,膝微屈,右腳掌前外側著地,腳跟虛提。左手弧形向下壓按,停於小腹前。左臂彎曲,手成虛掌,手心對下丹田。手自然伸開,手指向右。同時右臂向右上方提起,臂微屈,右手高於頭,手心向下斜向裏,松腕,五指自然放鬆下垂呈爪形。上身微向右扭轉,眼視右手心。左右交替,上飛七次。
54、轉身 接最後一次左上飛動作,左臂向下,右臂向上,手腕放鬆,兩臂前舉于腹前方,同時兩腿伸直,身體轉正。接著兩手開始顫動,同時以兩腳跟爲軸,向右後轉體180度,眼平視。
55、飛上 邊向右後轉身,兩手臂邊不停地顫動,並由腹前慢慢上舉,手心向前,手指向上。右腳在前,腳跟提起,重心放于左腳,眼視前方。然後兩臂邊顫動邊向身體左、右兩側下落。
.jpg)
56、過水飛翔
(1)左過水 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左膝微屈,同時兩手臂邊顫動邊由體側向前平舉。然後屈右膝,上身前俯,向左扭轉約45度,同時兩臂手隨之一起弧形向左顫擺。左手上擺至左前上方,手心向左,拇指斜向下,左手高於頭。右手伸向左前方,約與胸同高,手心向下,兩臂自然彎曲,眼視左手。
(2)右過水 上身擡起,重心移至左腳,屈左膝,右腳向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微屈膝,上身前俯,向右扭轉約45度,同時兩手臂由左向右弧形顫擺。右手上提至右前上方,手心向右,拇指斜向下,手高於頭。左手伸向右前方,同胸高,兩臂自然彎曲,眼視右手。 如此左、右過水,交替7次。
57、轉身 同54。
58、飛上 同55。
.png)
59、尋食(7次)
(1)左尋食: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前一步,左腿自然伸直,前腳掌著地。右膝深屈,上身前俯。兩臂在左膝前向另一側交叉擺動,左臂在右臂之上。
(2)右尋食:上身稍擡起,兩臂自然回擺到體外側,重心移至左腳。右腳上前一步。兩臂在右膝前交叉,左臂仍在右臂之上。
.jpg)
.png)
60、轉身 兩臂在左膝前交叉,上身擡起,右腿伸直,兩臂從左腿前分開,手腕放鬆上提,自然下垂於腹前,眼平視。以兩腳跟爲軸向右後轉身,手勢不變,重心在左腳。
61、尋窩
(1)左: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上身稍向左扭轉,兩手臂移向左脅側,手指分開,指尖相對,相距寸許,手心向下按壓至左胯側,撐腕。右腿微屈,眼視兩手。
(2)中:右腿伸直,腳跟提起,重心移左腳,手腕放鬆,上提至上腹前,上身轉正,右腳上前一步,腳掌著地,兩手向下壓按至小腹前。
(3)右:左腿伸直,腳跟提起,重心移右腳,手腕放鬆,上提至右脅側,上身微向右扭轉。然後左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右腿微屈,兩手向下壓按至右胯側,眼視兩手。
(4)右:重心移至左腳,右腳上前一步,兩手仍向下壓按至右胯側。
(5)中: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上身轉正,兩手向下壓按在小腹前。
(6)左:重心移至左腳,右腳上前一步,兩手向下壓按在左胯側。
(7)中: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兩手向下壓按至小腹前。
62、轉身泳動 重心前移以左腳跟爲軸向左轉身90度,右腳上半步,與左腳平行,約與肩同寬。腳跟稍提起,兩臂邊顫動邊由體前經兩側弧形向前上舉,高過前額。手心向下微向裏,眼平視前方。
63、安睡歸氣 兩臂從上向下邊顫動邊經面、胸下落至腹前,停止顫動,同時兩腿曲膝全蹲,腳跟提起。四指並攏,置於下丹田兩側,指尖相對,約距1寸,大指向上對準乳根穴。上身稍稍前俯,閉目,靜停半分鐘。
64、收式 睜眼,慢慢擡頭起立,兩臂伸直,兩腳跟著地,兩手分別置於左、右兩側。兩臂呈弧形緩緩向前上舉至額前,手心向裏。接著緩緩向下,經胸、腹、小腹自然下垂於體側,氣沈下丹田。左腳向右腳靠攏,成立正姿勢,眼平視前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