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高效率太陽能電池靈感來自玫瑰花瓣
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IT)的科學家從玫瑰花瓣中找到了靈感——他們發現玫瑰花瓣中的表皮細胞具有更好的抗反射的功能,能夠用於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在發表於《先進光學材料》(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期刊的研究報告——「花的力量:利用植物的表皮結構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線採集」(Flower Power: Exploiting Plants' Epidermal Structures for Enhanced Light Harvesting in Thin-Film Solar Cells)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如何使用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模塑玫瑰花瓣的表皮細胞,在複製其結構後將這些模具壓印至光學膠中,使其直接固化至有機太陽能電池。
在進行此實驗之前,KIT光技術研究所(LTI)、微結構技術研究所(IMT)、應用物理研究所(APH)以及動物學研究所(ZOO)的研究人員們已經先針對不同植物物種表皮細胞的光學特性與抗反射效果進行研究。他們發現,這些特性在玫瑰花瓣的表現更好。在電子顯微鏡下進一步檢視,研究人員發現玫瑰花瓣的表皮呈現密密麻麻的微結構與不規則排列,研究人員因此決定將它壓印到太陽能電池的表面。
20160628_PV_NT02P1 在透明層上複製玫瑰花瓣的表皮結構,然後整合於太陽能電池前端
這個看似簡單的圖案轉移結果,為垂直入射光帶來了更高12%的電力轉換效率,以及在很淺的入射角時更進一步提高效率
複製的玫瑰花瓣表皮細胞,表現出優越的全向抗反射特性,不僅能減少表面反射至低於5%的值,同時,每一個複製的表皮細胞就像是微透鏡一樣,可在太陽能電池中擴展光學路徑,從而提高了光子可被吸收的機率。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新發現適用於任何太陽能電池技術,此外,他們也看好進一步結合其他植物的表面特性以實現最佳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躺在沙發上原來有這麼多危害! 辛苦工作一天,好不容易下班回到家,當然要「嘩」的一聲投入沙發的懷抱啊!但專家提醒,愛當沙發馬鈴薯又沒有留意坐姿,不但無法達到放鬆目的,在長期不當壓迫頸椎下,更可能使惱人的三叉神經痛、暈眩、顳顎關節痛等5大健康問題找上門。因此,想要預防...
-
環境感知與情境理解的關係 環境感知與情境理解是緊密相連、相互依存的兩個層次,共同構成智慧系統對現實世界的完整認知。環境感知是獲取原始數據的基礎和前提,而情境理解則是在此基礎上,對這些數據進行更高層次的抽象、整合和推斷,賦予其意義,進而實現智能決策和行動。
-
JX傳進軍德國家用燃料電池市場 價格僅現行1/5 回應(0) 人氣(63) 收藏(0) 2012/04/20 08:41 精實新聞 2012-04-20 08:40:51 記...
-
經過10年的研究製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加籍教授沙德維(Don Sadoway)的儲能液態金屬電池樣機已經在麻省展開測試,樣機尺寸大致相當於一個集裝箱。這只是模型機尺寸,日後投入市場的產品可以規模更大,效率更高。 該電池也被稱為電網級電池,其功率強大,足以為一個社區提供電能...
-
在電影《駭客任務》中,人類被機器人當成生物發電的原料使用,雖然人體內的電並不足以供應能源使用,但最近有一項研究發現,在我們體內有一種細菌能產生電能,甚至可能發展成另類的生物發電方式。 研究團隊針對厭氧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進行研究,這種在...
-
《太陽能》台電池廠應降低依賴歐洲 精實新聞 2012-04-20 18:49:36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工研院IEK舉辦「台灣 綠色能源 產業 新思 維」系列研討會,面對歐債下,歐洲市場相繼削減 太陽能 補助,工研院IEK經理王孟傑指出,台灣 ...
-
從國外媒體 New Atlas 了解到,紐約賓漢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近日專門為偏遠地區研發出了一款低成本、便攜式、可降解的電池。這種依靠細菌驅動的燃料電池,外型還和巧克力有些相似。 ▲ 外型是不是有點像巧克力? 據了解,紐約賓漢頓大學...
-
「作整合、作服務,如果只是比價,就不要玩了。」成功打進大陸國企生意的深圳市網眼智能科技創辦人程敏峰,從創客變為創業者,在大陸市場,有能力就會有伯樂,他找到新的物聯網應用,也開拓出小團隊也能接大生意的新路徑。 台灣有很多工程師想創業,但常止步於空有想法,沒有實踐、沒有資金,更...
-
台灣人 自我認同 意識的複雜性... 先來個牛刀小試: (貼不上12芒星符號,藍色中間 請當成12芒星XD;;) ★12 X 台灣( China ) O 台灣(R.O.C.) ...
-
隨著 3C 產品與電動車蓬勃發展,近年鋰離子電池需求量與日俱增,但隨之而來的電池回收問題也不容忽視,對此,芬蘭再生能源公司 Fortum 已透過全新回收技術,成功將電動車電池材料回收率從 50% 提高到 80%。
中國啟動全球首座鈉離子電網儲能廠
中國啟動全球首座鈉離子電網儲能廠,領跑綠能轉型與電池技術革命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儲能需求快速成長的背景下,中國於2025年正式啟用全球首座具備電網功能的鈉離子電池儲能廠「寶池儲能站」。此舉不僅展現中國在電池技術創新上的實力,也為未來綠能與儲能系統的發展指明方向。 寶池儲能站坐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