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石墨烯或改變行業 晶片將提速百萬倍?
石墨烯技術優點頗多,未來或成晶片主要材料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它的厚度只相當於一個碳原子。可以說,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卻最堅硬的材料,也是世界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
由於以上特性,石墨烯成為了一種良好的導體,能夠用來製作光板、太陽能電池及透明觸控螢幕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產品。還能減少噪音,進行電子基因測序等。
此次MIT認為石墨烯可以製造出速率極快的晶片,也是由於石墨烯自身的特性。
MIT的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的特性可以使光的速率降低,從而產生密集的光束。由於這種現象和飛機超越音速時產生的“音爆”相似,故而被稱為“光爆”。
在光爆過程中,當運動的速度因為快於光而受到局限時,石墨烯中的電子會釋放出“等離子體激元”,這一現象能夠為超薄電腦設備的光基電路的研製打基礎。
眾所周知,傳統晶片的原材料主要是矽。但是,石墨烯比矽要好用得多。
用矽製造的晶片,結構是單層的,它們之間靠線來連接。這樣的晶片在傳輸資料流程大、距離遠的資料時,往往會耗費較多的資源,而且時常發生堵塞。
石墨烯則與之不同,它是六角型的、呈蜂巢晶格式的平面薄膜,傳導性極佳。因此能夠做到快速傳輸資料,提升晶片速率。
此外,矽基材料晶片的主頻與發熱量成正比,而主頻又是晶片性能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因此,許多晶片廠商為了控制發熱問題都會採取一些降頻措施。
目前,矽晶片的最高頻率在液氮環境下為8.4GHz,PC處理器的主頻為3-4GHz,移動處理器的主頻則在2GHz左右。
如果將石墨烯材料運用在晶片製造中,效果則會好得多。
與矽基材料相比,石墨烯的載流子遷移率在室溫之下能夠達到矽的10倍以上,在實驗室環境下則可以達到100倍,同時飽和速度可達矽的5倍。由於石墨烯良好的導熱性,理論上能夠使晶片主頻達到300GHz,並且功耗低於矽基晶片。
對於石墨烯技術作用於晶片的研究,目前至少能夠確定兩點。
第一,石墨烯原材料相對於矽基材料來說具有更好的特性,無論是速度、功耗還是可縮減性能。石墨烯技術可以被推進到8nm甚至5nm 的技術節點,這恰好是2020年之後的數位電路目標。
第二,石墨烯應用於晶片的方案切實可行。在實驗室中,許多研究人員已經研製出了此方面的技術,投入實踐也是指日可待。
事實上,石墨烯技術目前也受到了各方的重視。
石墨烯技術受到各方青睞,或改變晶片行業現狀
由於石墨烯技術具有諸多優勢,眾多科技企業已經開始對其進行了晶片應用方面的研發。
IBM一直是硬體領域中的巨頭,然而近年來,整個硬體行業的形勢下滑,創新成為重點。故而IBM也不斷嘗試著新技術,以期扭轉硬體行業式微帶來的不利局面,而創新的重點,就在於石墨烯技術。
IBM的主要計畫是提升晶片性能並縮減其尺寸,從而提升晶片效率。對於恰好能滿足這些要求的石墨烯技術,IBM投資了30億美元,嘗試對晶片進行革新,實現硬體業務的復蘇。
The Envisioneering Group的研究主管Richard Doherty認為,許多流過矽晶片的電力都轉化成了熱量,所以矽晶片的速度很難再有上升的空間。IBM方面則表示,石墨烯材料中的電子遷移速度是矽材料 的10倍。未來,他們會針對這一領域進行更多的研究。
此外,華為也在英國進行了石墨烯的投資。作為國產手機廠商中為數不多的擁有自己晶片的企業,石墨烯技術必將成為其重點研發的對象。對此,華為高級副總裁 陳黎芳表示:“我們在石墨烯領域的合作,將為未來資訊通信行業發展、構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提供至關重要的基礎性支撐。”
在中國,石墨烯技術也同樣受到了重視。
幾個月之前,發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三部委印發了《關於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旨在引導石墨烯產業的創新、培育石墨烯行業進一步壯大,最終帶動材料產業的革新。
中國之所以如此重視石墨烯技術,是因為其極高的載流子速度、有限的散射、優異的等比縮小特性,使其成為電子器件和積體電路的首選材料。除了晶片行業之外,石墨烯技術還能夠在光纖通信、感測器製造、5G通信等重要領域中得以應用。
不過,石墨烯技術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
第一,石墨烯的成本極高。
石墨烯的最高價格達到了5000元/克,在業內有“黑金”之稱。因此,一般的企業在資金方面無法進行研發,這也是為何石墨烯技術的玩家基本上都是三星、IBM、英特爾等巨頭的重要原因。
第二,石墨烯技術存在局限性。
石墨烯的生長是有嚴格的控制條件的,必須在絕緣襯底上定位,才能生長出所需管徑大小的半導體石墨烯。但是對石墨烯的生長進行嚴格控制的條件目前尚無法實現。
第三,無法實現大規模應用。
由於成本極高和技術上的局限性,石墨烯的生產仍處於實驗研究階段,並未在商業用途方面實現大規模量產。與之相比,矽基材料在成本和穩定性方面仍存在優勢。
其實,將二者結合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前,哥倫比亞大學曾研發出一款石墨烯-矽光電混合晶片。應用物理學教授Philip Kim認為,這兩種材料的結合具備了超快的非線性光學調製性能,這將為晶片、積體電路、高速光通信等領域打開新的大門。
隨著移動端的發展,PC端逐漸沒落。如果能夠開發出速度更快的晶片,將使更快的計算能力變為現實。這不僅能夠推動晶片行業的進步,還能夠推動人工智慧和認知計算的發展。儘管目前石墨烯技術仍存在短板,但是在未來,這項技術或許會為晶片及相關行業帶來一場革命性的改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躺在沙發上原來有這麼多危害! 辛苦工作一天,好不容易下班回到家,當然要「嘩」的一聲投入沙發的懷抱啊!但專家提醒,愛當沙發馬鈴薯又沒有留意坐姿,不但無法達到放鬆目的,在長期不當壓迫頸椎下,更可能使惱人的三叉神經痛、暈眩、顳顎關節痛等5大健康問題找上門。因此,想要預防...
-
環境感知與情境理解的關係 環境感知與情境理解是緊密相連、相互依存的兩個層次,共同構成智慧系統對現實世界的完整認知。環境感知是獲取原始數據的基礎和前提,而情境理解則是在此基礎上,對這些數據進行更高層次的抽象、整合和推斷,賦予其意義,進而實現智能決策和行動。
-
JX傳進軍德國家用燃料電池市場 價格僅現行1/5 回應(0) 人氣(63) 收藏(0) 2012/04/20 08:41 精實新聞 2012-04-20 08:40:51 記...
-
經過10年的研究製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加籍教授沙德維(Don Sadoway)的儲能液態金屬電池樣機已經在麻省展開測試,樣機尺寸大致相當於一個集裝箱。這只是模型機尺寸,日後投入市場的產品可以規模更大,效率更高。 該電池也被稱為電網級電池,其功率強大,足以為一個社區提供電能...
-
在電影《駭客任務》中,人類被機器人當成生物發電的原料使用,雖然人體內的電並不足以供應能源使用,但最近有一項研究發現,在我們體內有一種細菌能產生電能,甚至可能發展成另類的生物發電方式。 研究團隊針對厭氧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進行研究,這種在...
-
《太陽能》台電池廠應降低依賴歐洲 精實新聞 2012-04-20 18:49:36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工研院IEK舉辦「台灣 綠色能源 產業 新思 維」系列研討會,面對歐債下,歐洲市場相繼削減 太陽能 補助,工研院IEK經理王孟傑指出,台灣 ...
-
從國外媒體 New Atlas 了解到,紐約賓漢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近日專門為偏遠地區研發出了一款低成本、便攜式、可降解的電池。這種依靠細菌驅動的燃料電池,外型還和巧克力有些相似。 ▲ 外型是不是有點像巧克力? 據了解,紐約賓漢頓大學...
-
「作整合、作服務,如果只是比價,就不要玩了。」成功打進大陸國企生意的深圳市網眼智能科技創辦人程敏峰,從創客變為創業者,在大陸市場,有能力就會有伯樂,他找到新的物聯網應用,也開拓出小團隊也能接大生意的新路徑。 台灣有很多工程師想創業,但常止步於空有想法,沒有實踐、沒有資金,更...
-
台灣人 自我認同 意識的複雜性... 先來個牛刀小試: (貼不上12芒星符號,藍色中間 請當成12芒星XD;;) ★12 X 台灣( China ) O 台灣(R.O.C.) ...
-
隨著 3C 產品與電動車蓬勃發展,近年鋰離子電池需求量與日俱增,但隨之而來的電池回收問題也不容忽視,對此,芬蘭再生能源公司 Fortum 已透過全新回收技術,成功將電動車電池材料回收率從 50% 提高到 80%。
中國啟動全球首座鈉離子電網儲能廠
中國啟動全球首座鈉離子電網儲能廠,領跑綠能轉型與電池技術革命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儲能需求快速成長的背景下,中國於2025年正式啟用全球首座具備電網功能的鈉離子電池儲能廠「寶池儲能站」。此舉不僅展現中國在電池技術創新上的實力,也為未來綠能與儲能系統的發展指明方向。 寶池儲能站坐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