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是我們看到的最優秀的太陽能電池板設計之一,有點像每片張開的綠葉。擁有2個功能,一個是可以給學校中的孩子提 供遮陽,避免陽光的直射。另一方面,同時還能收集太陽能電力,從而給學校提供能源。這個"天蓬"用的材料非常輕,使得孩子們可以根據安裝在底部的LED指 示燈旋轉 底盤,以獲取到一個最佳的角度,得到最大的陽光能源。設計是由設計師Büro North帶來的,已經獲得了澳大利亞的Victorian地方政府基金支援,應該會得到許多學校的歡迎。
中國啟動「照明工程」
中國LED產業初具規模
半導體照明正在引發世界範圍內照明光源的一場革命。作為新型高效固體光源,半導體照明具有長壽命、節能環保、色彩豐富、微型化等優點,將成為人類照明史上的又一次飛躍。近年日本「21世紀光計劃」、美國「下一代照明計劃」、歐盟「彩虹計劃」、韓國「GaN半導體發光計劃」等政府計劃紛紛出台。
面對半導體照明的巨大商機和發展前景,世界各國紛紛加緊立法,鼓勵使用節能型光源。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分別將從2009、2010和2020年開始禁用白熾燈泡。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LED的應用市場將從2004年的125億美元提高到500億美元。
中國是世界照明光源和燈具生產第一大國,2006年行業銷售1600億元,但主要是中低端產品,僅佔世界市場18%,大而不強。發展半導體照明,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意義重大。為此,中國於2003年10月啟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成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管理辦公室,通過政策指導及鼓勵措施,推動國內LED產業和照明工業的發展。
目前,中國LED產品技術創新與應用開發能力逐漸提高,器件可靠性研究位置愈發突出,測試方法與標準也漸行漸近,所有這一切均標誌著中國LED產業已經 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LED產業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外延片的生產、芯片的制備和封裝,以及LED產品應用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產 業鏈。
吳玲進一步介紹說,「根據科技部「十一五」863計劃,國家在新材料技 術領域「半導體照明工程」項目總投入經費3.5億元。從總體情況看,項目開局良好,整體進展順利,部分課題提前完成階段性目標。100流明/瓦LED製造 技術提前完成階段性指標,企業效益明顯提高,已經具備可持續技術創新的能力。截至2007年11月,項目承擔單位已申請專利241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 152項,申請國外專利17項,帶動產業投資近20億元。」
據統計,2007年,全國LED顯示屏的市場規模達到了72億元,較2006年的50億元增長了44%。2007年中國LED芯片產值達到15億元,較 2006年的10.5億元增長43%;2007年中國LED封裝產值達到168億元,較2006年的148億元增長15%。LED產量則由2006年的 660億只增加24%,達到820億只,其中高亮度LED產值達到120億元,占LED總銷售額的71%。2007年中國應用產品產值已經超過300億 元,已成為LED全彩顯示屏、太陽能LED景觀照明燈應用產品世界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國,新興的半導體照明產業正在形成。
突破「專利圍城」
爭奪LED產業的制高點
高技術產業的競爭就是標準的競爭。由於LED相關的專利權極多,對於擁有專利權的廠商,容易在市場上造成壟斷局面,並讓其他廠商必須迴避與其相關的關鍵技術,而因而喪失市場先機,故對於研發能力不足的廠商,較難進入本產業。
由於中國在LED領域裡的高速發展,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啟動針對包括中國LED企業在內的「337」專利調查, 並申請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一場搶佔半導體照明新興產業制高點和話語權的爭奪戰已經打響。吳玲表示,日前在國家半導體產業聯盟牽頭下,中國企業已迅速應訴,已經取得階段性的積極成果。
在談及「337」調查對於國內企業的警示,吳玲指出,隨著中國經濟逐步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國內企業在加大自主創新,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同時,要研究專利戰略,主動出擊。
為應對國際競爭的新局面,吳玲表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標準化協調推進工作組已於2007年8月正式成立,目的是加快標準協調推進工作, 建立標準體系,使中國半導體照明新興產業走上了一條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光明之路。近期,全國照明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0餘項有關普通照明用LED標準制定 獲得批准立項,預計全部項目2008年年底之前完成。
據介紹,為了促進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上下游、產學研合作,加快中國半導體照明專利 戰略的建立,國家半導體照明研發及產業聯盟專利池工作組將於今年6月底完成收集入池專利收集工作。根據「誰參與誰受益,不參與難受益」的原則,由國家資助 項目中申請的專利自願提供,以及適當考慮對外購買等形式;其次是繪製專利地圖,建立中國的半導體照明專利戰略,工作組聯合技術專家、專利律師,先從支持 「337調查」等類似專利糾紛應訴開始;最後是專利池的建設有助於搭建標準和產業無縫銜接的平台,為國內企業帶來國際競爭優勢。
吳玲表 示,要突破跨國企業的技術壟斷,中國LED產業不但要逐步向外延片和芯片生產等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技術突破難度較大的領域取得突破,也應該關注向專利 糾紛少的上游領域延伸。目前,奧運會「鳥巢」、「水立方」等場館用的高亮度
節能形勢緊迫
走合作發展之路
吳玲認為,目前在半 導體照明的應用方面,正逐漸開始功能性照明方面應用。市場不斷擴大,從顯示向照明,從特殊照明向普通照明延伸。道路照明、隧道照明等室外照明市場將隨著 LED光效的提高與價格的下降而大面積應用,農業、軍事、航空等新的應用領域也將逐步開發出來。隨著能源緊缺問題越來越突出,LED的重要性和市場空間更加顯著。
據2006年國家路燈行業統計,中國城市道路照明共有1500萬盞以上的路燈,近幾年的增長率在20%以上。照此估算,全國每年照明路燈的市場規模不低 於50億元,如使用LED路燈,每年可節電20億度以上。國家綠色照明工程促進項目辦公室的專項調查顯示,中國照明用電每年在3000億度以上,如用 LED取代,可節省1/3的照明用電,相當於總投資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三峽工程的全年發電量。
鑒於中國LED產業的現狀,不論技術還是產能短期內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都有相當大的難度。要在國內發展高亮LED產業,可以充分利用國內現有的研發和生產力量,走合作發展的道路。這也和目前全球LED產業購併聯合的整體趨勢是相吻合的。
吳玲稱,國際大公司通過縱連,即通過併購來快速實現全球統一市場營銷策略的上中下游整合。台灣企 業借強大的規模製造、產業集聚和代工優勢,通過橫合,即通過互利互惠的股份重組,合併同類企業,快速形成巨大的生產規模合快速搶佔市場份額。半導體照明產 業的全球化發展,是每個企業都要面對和無法迴避的。國內企業通過規範股權架構、加大研發,採取併購和合作的方式將海外先進技術引入國內,可爭取與國際大廠 基本在同一技術水平進行產業競爭。
繼上海、廈門、大連、南昌和深圳成為首批五個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國內封裝和應用企業形成快速的市場適應能力和價格優勢,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LED封裝生產基地。封裝及應用,尤其是國際應用產品加工有向中國轉移的趨勢。吳玲表示,在封裝和應用領域中國已經完全有可能、有能力在高端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但必須加大產品的創新、加強品牌的培育。
半導體照明是全球性的產業。目前全世界都在尋求解決經濟發展和能源短缺的矛盾,給整個綠色照明生產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與新的機遇。
假到離譜反科學的假訊息為什麼還有人信? 人們信任不科學的信息的原因可能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