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清大研發新材料 助電池更小更輕續航佳

手機等3C電子產品當道,產業極力追求體積更小、電量更高的電池,清大團隊研發紅磷材料,有助於提升鋰電池充電量,能做出更小、更輕、續航力更佳的電池。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段興宇的團隊研發出全新電池材料「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更用它做出全球第一個紅磷為負極的全電池,也就是可實際使用的電池,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Nano Letters」,美國化工界影響力最大的科普雜誌「美國化學化工新聞」(C&EN news)也撰文報導。

段興宇表示,鋰離子電池廣泛使用於3C商品,但一次充電能使用的量遲遲無法提升,關鍵在於負極使用的石墨材料電容量已達極限,過去曾有學者想以理論電容量達石墨7倍的磷來替代,但磷雖然可蓄存的電量高,但幾乎不導電,即使好不容易把電充進去,只要充放電幾次,磷材料就會因急劇膨脹而破碎。

團隊耗時1年多,實驗數百種材料後,終於發展出溶液合成法,使用三碘化磷為原料,在室溫下只要5分鐘就可合成出「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電導率瞬間提升為原來紅磷的100億倍,且這種新材料在經過數百次充放電後,仍然穩定不破裂。

論文第一作者、清大博士生張維中透露,成功關鍵在於「反向思考」,以往研究人員嘗試合成奈米磷化物時,多使用高溫下才能釋放磷的前驅物,他在一次偶然實驗中,試用沸點較低的前驅物「三碘化磷」,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重新設計實驗,成功在室溫下製造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也是全球首例在室溫下合成出紅磷奈米材料。

段興宇表示,磷是地表上最豐富的元素之一,便宜易取得,使得新材料的潛力無窮,若改用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可做出更小、更輕、續航力更佳的新材料電池,目前團隊已著手申請專利,未來將嘗試把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應用在鈉離子電池上,希望降低大型儲能電網的成本與提高可用的電容量,為新一代電池研發帶來革命性突破。1060411

沒有留言:

方便性、能量密度、安全性、應用場景等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異的奈米液流電池最終能打敗鋰電池嗎?

  當莫妮卡開著她的電動車前往母親家時,車上的電池指示器顯示需要重新充電。她在一個充電站停下來,在加油站刷了信用卡,把噴嘴插入車內,並在5分鐘內將400升用過的奈米液體換成新的。在她等待的過程中,一輛油罐車開過來為充電站補充燃料,交換數萬升充滿電的燃料。莫妮卡關上她的電動車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