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讓“感知物聯”成物聯網Google

讓“感知物聯”成物聯網Google
2011年03月04日13:50  來源:中國企業家
歡迎發表評論0 字號:

  “感知物聯成立後,您最大的改變是什麽?”

  “我終於可以抽煙了!”劉海濤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

  作為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中國973計劃物聯網首席科學家,如今的劉海濤多了一個新身份—感知物聯集團總裁。但初次見面的人絕不會想到他是一位科學家,多半會認為他是個“跑銷售的”。原因很簡單:這個高大精瘦的新疆男人太能侃了,身上幾乎看不出博導的書卷氣,反倒充滿了狡黠靈動的“猴氣”和江湖感。

  三年前,正是這種激情和感染力,讓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斷言:“劉海濤不光是一個科學家,他很可能是具有科技企業家、科技創業家潛質的一個人才。”並做出了“不惜一切代價”引進尚處於創新四期的物聯網項目的決斷。如今,這個項目已發展成擁有近四百名科研人員的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並帶動無錫形成了物聯網產業集群。2010年9月底,投資超過20億元的感知物聯集團正式成立,劉海濤出任總裁。

  物聯網被全世界公認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的第三次信息浪潮。在中國,它已被寫入“十二五規劃”,正式成為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對領軍者劉海濤而言,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是:如何把感知物聯真正帶入企業化軌道。

  物聯網“忽悠者”

  1999年,時任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副研究員的劉海濤對傳感器產生了興趣。當時冶金所裏面幾乎每個科研項目都要用到傳感器,種類五花八門,所涉及的專業和研究人才也非常散,“能不能找個項目,把這些零散的東西串起來?”

  多年之後,他仍記得靈感乍現時的興奮。“那是半夜三點,我翻來覆去睡不著,突然想到,要是把傳感器作為預警終端,把數據采集、處理和傳輸組網會怎麽樣?越想越興奮,直覺告訴我這個方向能做出大事,最終可以做到"物物互聯,感知世界"。”

  中國的物聯網研究就此起步,劉海濤在無意中進入了信息領域的前沿陣地。當時國內外都沒有相應的資料,國際上有關物聯網方面的論文也是2000年後才開始陸續出現,很少有人能明白他工作的意義。但在所領導的支持下,他獲得了48萬元的啟動資金,隨後又獲得了中興通訊(000063,股吧)的資助,終於在2000年做出了演示用的樣機。

  隨後三年多,成為劉海濤研究方面最痛苦的時光,核心就一個字:錢!最慘的時候,他們住地下室、吃盒飯,團隊瀕臨解散。劉海濤被逼著到市場上找錢,他自嘲為“忽悠用戶”,並因此鍛煉出科學家中少見的溝通能力。

  “我當時只有概念,沒有辦法實際應用,所以只能去忽悠客戶。一開始先忽悠企業家,比如中興老總侯為貴,讓他們給我投錢,再後來去忽悠用戶,用戶給我錢我再去研發。嘉興港、浦東機場、上海市公安局等幾個大項目都是這樣。”

  “劉老師有超強的耐力、毅力和爆發力,也有超強的抗打擊能力。”劉海濤的博士生、現任感知物聯副總裁的沈傑清楚地記得,接上海市公安局的項目,技術難題遲遲無法攻克,項目交期一拖再拖,用了整整兩年。對方單位一個副處長曾帶著下屬,闖進辦公室拍著桌子青筋畢露地指著老師鼻子大吼:“劉海濤你給我說清楚,你究竟能不能做出來,再做不出來我官就要丟了!”

  但也正是這種磨練,讓劉海濤的研發工作具有鮮明的針對客戶需求定制的特點。“物聯網不好說是哪天出現的。它是先有需求,然後做應用,在應用的過程中慢慢覺得要對它做系統研究,然後才形成體系、學科、產業。我們走的是一個從科研到產業再到科研的螺旋式上升過程。”劉海濤認為,這是日後成立感知物聯集團的根本原因。

  企業化嘗試

  2008年1月1日,煙癮很大的劉海濤在中高層會議上當眾摔了香煙。“你們都懷疑我沒有足夠的決心做產業化,好,今兒我把話放在這裏,從今天起我戒煙,能戒就說明我下了產業化的決心,一定給大家一個交待,歡迎大家監督,也請大家給我一點時間。”
  會議室裏鴉雀無聲,浮動的人心被這一舉動穩住了。從那以後,劉海濤從各處挖來的有深厚企業背景的人才雖然還會抱怨體制文化方面的衝突,但再也沒有人想過主動離開。自此之後,劉海濤果然再沒有碰過一支煙。

  2008年前後,劉海濤開始有意識地在團隊中引入來自企業界的人才,特別是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中高級人才,潛移默化地推動團隊文化轉型,為成立企業做準備。其中就有現任感知物聯集團CEO譚振華。

  譚曾任深圳微軟技術中心的技術總監,兩年前在網上看到了劉海濤的相關報道,判斷出這將是IT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便主動與劉海濤聯系。“我是個很挑老板的人,物聯網是件很大的事情,領軍人物必須同時具備眼光、魄力和胸懷。作為一個專業人士,我能感覺到海濤那種積蓄了很久之後的激情。”

  感知物聯並不是劉海濤的第一次企業化嘗試,早在2002年,他就曾與私營企業合作,試圖用企業的方式推進物聯網的產業化,但兩次都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失敗,是因為我不懂辦企業的目的是賺錢,那時我就是一個年輕天真的科研工作者,合作不好就倒閉了;第二次合作得還好,但一方面大形勢還不夠成熟,另一方面我完全不懂管理,垮是必然的。”

  這讓他意識到:純科研的體系架構,用來做研究是很完美的,但用來做應用就有很大的問題,因為二者的考核標準完全不一樣。要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既不能是純粹做基礎研究的科研院所,也不能是完全以盈利為目的企業,而是介於二者之間的“四不像”。

  中科院嘉興無線傳感網工程中心就此誕生。它以獨立的單位運作,在當時的科學院體系中是一種全新的嘗試。2008年,劉海濤又轉戰無錫,成立了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物聯網產業研究院。

  “無錫市政府開出的條件,在當時爭奪這個項目的地方政府中並不是最優惠的,給的錢不足某些城市的四分之一,但我看重這裏濃厚的產業化氣氛。”劉海濤解釋說,2005年之後物聯網在國際、國內都成為研究熱點,競爭已經進入國際標準制訂層面,而推動國際標準的主力是企業,我們在研究方面與國外同步,在某些方面甚至具有先發優勢,但如果產業化之路滯後,很有可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制度、環境遠比錢重要得多。

  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視察了劉海濤的團隊,明確指出“要盡快建立"感知中國"中心”,物聯網被提到國家新興戰略產業的高度加以規劃和強調,劉海濤期待的物聯網產業化的春天終於來臨。

  在劉海濤的規劃中,感知物聯要搶占第三次信息浪潮的制高點,走出一條產業、資本、技術相結合的道路:通過資本來凝聚產業,通過技術來推動產業,通過標準來規範產業,從而推動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形成。

  目前,感知物聯已擁有9家分公司,員工人數超過3000人,未來它會以每年30%-35%的速度擴充人手。2010年,集團營收接近15億元人民幣。2011年預計營收為25億元。未來幾年,感知物聯最重要的目標是完成上市。

  “四不像”

  盡管計劃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只構建了三四成,但對於業界公認的“無所不在,卻又無從下手”的物聯網產業化本身,劉海濤的團隊已經走到了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

  中國是國際物聯網標準化的主導國之一,物聯網研究水平基本與世界同步,在某些方面甚至有領先優勢,感知物聯不但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占有先機,在產業化方面也久經歷練。另一方面,物聯網現在很像互聯網早期的局域網時代,此時政府是最強有力的推手,主導並推動著骨幹網、標準和基礎建設工作。“就像互聯網一樣,中國未來一定會成為物聯網應用最廣泛的國家。”

  “我們真正的殺手鐧是正在研發、即將推向市場的共性平臺。”譚振華告訴《中國企業家》,做項目是為今天掙錢,做產品化的解決方案是為明天掙錢,共性平臺則是為後天掙錢。這是物聯網領域的制高點,也是感知物聯未來能與Google、微軟比肩的希望所在,“相當於物聯網上的操作系統,但遠比操作系統開放、復雜。”
  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規範的、有競爭力的市場化運作。然而,感知物聯至今仍算不上一個真正的企業,內部充斥著科學家文化和企業家文化的激烈衝突。

  副總裁沈傑感受最強烈的,是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上的衝擊。“比如買元器件,以前我們自己拿錢到電子市場去買就可以了,現在則要經過審批,還要走招標和采購流程。此外,科學院習慣把一個東西做得盡善盡美,但企業家更強調合適而非完美。”

  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馬建則認為,感知物聯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系統性。“它成長得太快,信息流本身不夠通暢,缺乏必要的保證決策的機制。而且,很多戰略部署層面的東西沒有很好地貫徹下去。”

  在劉海濤看來,轉型期的不適應是意料之中的。“我發現在快速產業化的過程中,原有的核心研發團隊很難接受如此大的衝擊,所以感知物聯只能暫時做一個四不像的"怪胎",這對我們非常重要。只不過,過去的四不像更偏科研院所,現在的四不像要更偏向企業。”

  他認為自己最大的優點是不固執,只要深刻地理解到自己真的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就一定會改。而他心目中希望的企業文化,首先就是“尊重規律”,因為“背後連帶著很多東西”。

  在劉海濤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個三角形的白色紙牌,兩面都寫著“直屬主管通過了嗎?”,原因是,“科學院的人習慣了平層結構,下面匯報的人經常直接告訴我之後就去做事了,忘記知會自己的領導,我也常常習慣於越級指揮。所以寫了這個牌子,對雙方都是一種提醒。”

沒有留言:

方便性、能量密度、安全性、應用場景等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異的奈米液流電池最終能打敗鋰電池嗎?

  當莫妮卡開著她的電動車前往母親家時,車上的電池指示器顯示需要重新充電。她在一個充電站停下來,在加油站刷了信用卡,把噴嘴插入車內,並在5分鐘內將400升用過的奈米液體換成新的。在她等待的過程中,一輛油罐車開過來為充電站補充燃料,交換數萬升充滿電的燃料。莫妮卡關上她的電動車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