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微生物+水電 憑「空」製造食物

微生物+水電 憑「空」製造食物
列印


〔編譯陳正健/綜合報導〕芬蘭公司「太陽能食品」(Solar Foods)研發出一種有如科幻電影般的生產技術,能將水、空氣和電力轉化成一種蛋白質食物,完全不需要農業及水產養殖,堪稱是世界上最環保的蛋白質,計畫兩年內製出五千萬份膳食在超市販售。
  • (取自網路)
    (取自網路)

類似啤酒製程 產生蛋白質

英國「衛報」報導,太陽能食品研發出一種名為「 Solein 」的蛋白質粉末,外觀及口感如同小麥粉,質地可透過3D列印處理,生產過程有如啤酒釀造,原理是將活微生物放入液體,透過電力與水產生二氧化碳及氫氣泡沫,之後微生物會製造出蛋白質,經乾燥處理後製成粉末,可加入餐點及食品中作為原料,每公斤成本僅約五歐元(約一八○台幣)。
目前太陽能食品正與「歐洲太空總署」(EPA)合作,製造太空人執行火星任務的食物,並透過「芬蘭科技研究院」(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 )及「拉彭蘭塔理工大學」(LUT)的協助,預定今年底向歐盟申請「新穎食品認證」,二○二一年開始商業化生產。
太陽能食品執行長維尼卡(Pasi Vainikka)指出,該公司以碳中和方式,生產出全天然蛋白質來源,不會浪費水或土地,不需要農業或水產養殖,為數千年來的生產突破。他形容此為全球最環保的蛋白質,不會在未來二十年對農民構成挑戰。這種粉末可作為任何食材,製成肉類及麵包之類的纖維。
據統計,全球四分之三的蛋白質來源是十二種植物及五個動物物種,三分之一的碳足跡源自糧食生產,半數可居住土地作為農業之用。聯合國估計,在本世紀中葉前,全球糧食生產必須再增加五十至七十%

沒有留言:

川普關稅假設情境:NVIDIA 的伺服器產品

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例子,我們可以依據美國貿易相關的法律與規定來進行分析,特別是與關稅徵收有關的《Annex III》,這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所用來判定產品原產地(country of origin)及關稅適用性的文件之一,在許多自由貿易協定與關稅分類判定中扮演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