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MIT 發明可發光植物,連續發光十幾天完全不用插電


以後讀書不用檯燈了!MIT 發明可發光植物,連續發光十幾天完全不用插電


從古自今,人類使用各種方式點亮黑夜,從猿人時期的火堆,中古世紀的燈油,進化到愛迪生的電燈泡,以及現代的日光燈、LED 燈。但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成功研發一項植物照明技術,讓植物可以自動發光,照亮黑夜,並維持十幾天,而且完全不需要插電。


圖片來源:MIT News

發光植物利用螢火蟲的原理發光,可維持數天
2017 年,MIT 教授在西洋菜裡置入螢光素酶(luciferase),成功打造出可以發光的植物。螢光素酶也是讓螢火蟲的發光的物質,它會和螢光素(luciferin)反應而發光。
研究人員將二氧化矽、聚乳酸 – 羥基乙酸(PLGA)與殼聚醣製成奈米粒子容器,注入植物中,PLGA 會緩慢釋放螢光素,與螢光素酶產生發光反應。
在實驗中,西洋菜雖然可以連續發光 3.5 小時,然而亮度卻無法維持,初期尖峰一過就會迅速變暗。因此,研究人員加入光電容粒子,儲存尖峰時期的光能,接著平穩地釋放能量,因此植物的發光時間,從原先的 3.5 小時擴增到了數天,甚至數週的時間。

MIT:發光植物可降低碳排放,但在建築物裡種植是關鍵技術

MIT 表示,人類的照明占全球能源消耗的 20%,每年產生 2 億噸二氧化碳。因此,若發光植物得以量產,將可以取代多數燈具,降低全球碳排放。
MIT 建築系教授 Sheila Kennedy 表示,由於發光植物需要蒐集光源才能發光,因此建築物必須提供陽光,以及維持植物生長的土和堆肥,因此如何讓植物在建築物裡生長,會是未來應用植物照明技術的關鍵因素。
未來,發光植物研究團隊會研究向植物注射奈米粒子的新方式,讓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都可發光;此外,團隊也會拿樹木等大型植物做實驗。或許在未來,馬路就沒有路燈,而是一個個發光的行道樹,在深夜中指引歸人回家的道路。

沒有留言:

川普關稅假設情境:NVIDIA 的伺服器產品

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例子,我們可以依據美國貿易相關的法律與規定來進行分析,特別是與關稅徵收有關的《Annex III》,這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所用來判定產品原產地(country of origin)及關稅適用性的文件之一,在許多自由貿易協定與關稅分類判定中扮演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