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日本太陽能電池廠昭和殼牌減產!宮崎二廠年底停產

日本太陽能電池廠昭和殼牌減產!宮崎二廠年底停產
精實新聞 2012-10-17 08:49:28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本昭和殼牌石油(Showa Shell Sekiyu K.K.)旗下全球最大CIS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子公司Solar Frontier 16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宮崎第二工廠(年產能60MW)將於2012年年底「暫時」停止生產,太陽能電池生產將集中於核心據點「國富工廠(年產能900MW)」。Solar Frontier表示,國富工廠於2011年2月啟用量產,並於同年7月達到滿載產能狀態,生產的產品為轉換率達13-14%的CIS薄膜太陽能電池。 Solar Frontier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研發劃時代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故之後計畫將宮崎第二工廠作為上述新型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據點。 據日經指出,因太陽能電池廠商之間的價格競爭激烈,導致Solar Frontier陷入苦戰,故擬藉由刪減固定費用(停產)來改善收益。日經表示,除上述宮崎第二工廠外,Solar Frontier的宮崎第一工廠(年產能20MW)已於2010年年底轉為研究設施,故宮崎第二工廠停產後,Solar Frontier整體太陽能電池產能將自原先的980MW縮至900MW,等同減產8%。 CIS太陽能電池是一種以Cu(銅)、In(銦)、Se(硒)為主要原料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其主要特徵為成本不受矽價格變動,且在陰天或面板上有部份陰影時仍可進行發電。 除Solar Frontier之外,日本太陽能電池龍頭廠Sharp在9月24日向銀行團提交的營運重整計畫中指出,將大幅縮小太陽能電池事業,包含計畫關閉位於美國及英國的太陽能電池後段製程(面板)廠,退出歐美市場,並將出售日本3座太陽能電池廠(葛城工廠、八尾工廠、富山事業所)的生產設備,將生產集中於(土界)工廠。 彭博社報導,根據市調機構GTM Research 16日發表的報告指出,因產能過剩、加上價格下滑,故預估未來3年內(2015年結束前)全球恐有高達約180家太陽能電池相關企業將面臨破產或出售的命運。據彭博社指出,GTM太陽能產業資深分析師Shyam Mehta接受專訪時表示,太陽能電池產業的過剩產能高達約3,500萬kW,而此(產能過剩)恐令太陽能電池價格下滑、並迫使營運陷入困難的企業退出該市場。

沒有留言:

川普關稅假設情境:NVIDIA 的伺服器產品

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例子,我們可以依據美國貿易相關的法律與規定來進行分析,特別是與關稅徵收有關的《Annex III》,這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所用來判定產品原產地(country of origin)及關稅適用性的文件之一,在許多自由貿易協定與關稅分類判定中扮演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