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太陽能與自然和諧共處 土地使用不是問題
WWF:太陽能與自然和諧共處 土地使用不是問題
作者: 莫聞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1月24日 上午11:08
看相片
WWF:太陽能與自然和諧共處 土地使用不是問題
本報2013年1月24日綜合外電報導,藍巧軒編譯,蔡麗伶審校
世界未來能源高峰會16日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召開,會中一份新報告指出,就算未來所有的電力都由再生能源和太陽光能(PV)提供,它們也僅會占用極少的土地資源。
這份名為《太陽光能圖譜》的報告寫道:「太陽能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在六個國家和一個地區中,共七個實驗計畫的結果顯示,單純只用太陽光能發電的話,僅需要1%的土地面積便能在2050年達到預期所需的電量。」
此報告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第一太陽能、3TIER公司及Fresh Generation公司共同發表。他們分別在印尼、馬達加斯加、墨西哥、摩洛哥、南非、土耳其、和印度中央邦建立實驗計畫。
這些地區分別擁有不同的地理環境、人口數量、自然景觀、經濟狀態與政治結構。在這些地區都能得到不同程度但很充足的日照量。所有的數據都顯示,太陽光能是一種技術完備、商業上可行、而且可信賴的科技,在未來有相當不錯的發展潛力。
報告中寫道,妥善規劃太陽能科技,就不會違反自然保育目的,在任何國家及地區,都無須在太陽光能科技與人類生活空間和自然環境之間做出取捨。
第一太陽能公司永續議題副總裁Lettemieke Mulder指出,「研究顯示,太陽光能電廠事實上為環境提供了相當多的好處,包括減少碳排放量及縮短能源再生所需的時間。用太陽光能取代現有的火力電廠,大幅降低了溫室氣體的產生,也減少了重金屬的排放與水的使用量。」
這份新出爐的報告支持了WWF希望在2050年達到使用100%再生能源的期望。WWF全球再生能源推動經理Jean-Philippe Denruyter表示,「我們正積極的投資並推動再生能源科技,希望能盡早達到目標。」WWF全球氣候與能源提倡專案經理Smantha Smith也說,「在現在這個氣候快速轉變進而威脅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的時候,有必要加快腳步、廣泛採用選址適當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保護環境和發展再生能源是可以兩者兼顧的。」
※ 參考資料:WWF新聞稿、《太陽光能圖譜》報告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紙」電池:台灣輝能科技推超薄可彎曲軟性電池FLCB,年中上市
「紙」電池:台灣輝能科技推超薄可彎曲軟性電池FLCB,年中上市
http://blog.chinatimes.com/images/chinatimes_com/socialmedia/9993/46a17fafa31d3b5689f14713847152d0.jpg
電池可以像紙一樣。台灣輝能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超薄柔性電池FLCB的厚度僅有0.33mm,可以像紙一樣任意被裁剪,而且穿刺、撕裂、撞擊、甚至槍擊都不會導致漏液。和紙不同的是,FLCB還能耐高溫,1300攝氏度高溫噴槍火燒它也不會起火或爆炸。
除了這些“怪異”的功能,作為電池來說,FLCB還可同時向多個模塊供電。電池容量來說,一塊182*230*0.4mm 標準的FLCB容量為1000-1400mAh。
有如此能耐,FLCB 用的是什麼材質?總經理楊思楠表示,輝能率先打破了過去的鋰電池技術,採用了FPC 軟性電路板和固態電解質自行研發設計出了FLCB,目前已獲得專利。FLCB 非常適合用於可穿戴式設備上。
除此之外,將FLCB和三星剛在CES大會上推出的Youm軟性螢幕結合,卡片手機應該不遠了吧。正是考慮到智能手機和平板的超薄化,輝能將在今年增資億元擴廠量產,預計年中上市。
訂閱:
文章 (Atom)
-
AI觀點 謠言的構成也可以類比為園林造景中的「借景」,謠言的傳播常常利用巧妙的手法,將虛假的訊息結合現實的元素,使其顯得更真實、更有說服力,形成迷人的虛構故事。以下模仿「借景的說法」敘述謠言的構成:
-
邀請 孔子.白居易,莊子,老子 聊"有和無" 孔子、白居易、莊子、老子已被召喚進入聊天室。 孔子: 大家好,我是孔子。我認為有和無是相對的,而且它們是相互依存的。我們不能有生命就沒有死亡,也不能有陽就沒有陰。
-
通常測定氣體中都含有水分。作氣體流量測定時必須確認是否要去除其中水分。在工業氣體流量測定上,一般會去除當中水分再做測量,稱為乾換算值,使用的 流量單位是 Nm3/h 。 Nm3/h 是指在標準狀態下( 0 ℃ 、 1 大氣壓)每小時的流量體積 \ 乾換算成 m3 (立方公尺)。 ...
-
Hitachi推出新型客服機器人Emiew3,能與其他同型機器人共享資訊 日立日前在東京發表新型人形機器人Emiew3及機器人IT平臺,用來提供商店和公共場所的自動化顧客服務,新型Emiew能夠辨識需要幫助的顧客,並自動上前提供服務,還能夠與其他同型機器人分享資訊,故障時也能遠端...
-
關於假新聞,日本媒體就曾警告:假新聞動搖台灣 去年,台灣駐大阪的蘇啟誠代表因假新聞自殺一事,在台灣社會吵得沸沸揚揚,日本媒體《讀賣新聞》也回顧關西機場事件,以「假新聞動搖台灣」為題,警示目前台灣所面臨的危機。
-
太陽能為近年來炙手可熱的再生能源技術,除了能用太陽光電技術來發電,也可以採取聚光式太陽能來儲熱,而現在瑞典查爾摩斯工學院科學家研發出新型太陽能燃料,運用特殊液體儲存太陽熱能,保存時間甚至可長達 18 年,若研發有成將有助於完善離網地區的供暖系統。 這個概念聽起來非常像是某種...
-
電動車電池與太陽能成本下降飛快,再生能源主宰的日子不遠了? | TechNews 科技新報 electric car charging 20150410 電動車電池的成本下降速度超乎預期,甚至低於國際能源署(IEA)原本預估的 2020 年成本數值,且不少研究也指出,太陽能在 ...
-
史丹佛大學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鈉離子電池,可以儲存和目前市場上最先進鋰離子電池一樣多的容量,但成本僅不到鋰離子電池的 80%,畢竟鹽很豐富,鋰較稀有。不過,鈉基電池能否取代鋰離子電池很難說,畢竟鈉離子電池的表現很難被超越、成本在逐年下降,更重要的是有大量資金湧入鋰礦開採和鋰電池製...
-
AI觀點 謠言的構成可以類比為園林中的「添景」,謠言常常在空白或缺乏深度的情境中增添虛假的情節,以改變原本的狀況,藉此使謠言更具吸引力和說服力。以下模仿「添景的說法」敘述謠言的構成:
-
Q:祖國是什麼? A:祖國 (zhǔguó) 指的是一個人或一群人的祖先居住過的地區,通常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本土。在中文中,“祖國”通常指中國。 Q:中國的祖國是什麼?
假到離譜反科學的假訊息為什麼還有人信?
假到離譜反科學的假訊息為什麼還有人信? 人們信任不科學的信息的原因可能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