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專家稱:已研制出利用體溫發電的新材料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專家稱:已研制出利用體溫發電的新材料 2018-02-10 新華社沈陽2月9日電(記者王瑩)據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向記者介紹:這家研究所研制出能夠利用體溫發電的新材料。研究團隊預計,未來5年,這種新材料就可以實現商業化,為藍牙耳機、健康監測器、手表、智能手環等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 在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邰凱平研究員向記者介紹了這一新材料:不足一指寬、0.1毫米厚的單片灰色軟質薄膜,貼在人體手腕處,所連接的測量電表上立刻顯示出有明顯輸出電壓。 “這種高性能柔性熱電材料可實現最薄僅為數十微米。”邰凱平説,“通過材料制成的薄膜電池可以回收利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廢熱發電,比如利用照明燈燈罩散發的熱量或人體體溫。” 邰凱平説,使用人體體溫發電時,體溫與環境溫度相差15攝氏度左右時可實現微瓦——毫瓦量級發電量,發電效果隨著溫差的增大而提高,特別是當人體運動時消耗生物化學能産生熱量或是北方地區室外年平均溫度低于20攝氏度的時候。只要有溫差存在就可以發電,體溫高于環境溫度或是環境溫度高于體溫都可以。 據介紹,利用上述新材料制成的薄膜電池,即“柔性、可裁剪碲化鉍/纖維素復合熱電薄膜電池”,首次將高性能碲化鉍熱電材料與低成本纖維素紙進行網絡結構復合,同時具有優異的變形能力,能夠充分貼合復雜曲率變化的人體體表,並維持與周圍環境的溫差,從而提升熱能轉換效率,可應用于新一代低功耗微係統供電技術。 據了解,隨著可穿戴電子産品的發展,國內外科學家近年來開始關注柔性熱電材料與器件的研究。(記者王瑩)

沒有留言:

方便性、能量密度、安全性、應用場景等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異的奈米液流電池最終能打敗鋰電池嗎?

  當莫妮卡開著她的電動車前往母親家時,車上的電池指示器顯示需要重新充電。她在一個充電站停下來,在加油站刷了信用卡,把噴嘴插入車內,並在5分鐘內將400升用過的奈米液體換成新的。在她等待的過程中,一輛油罐車開過來為充電站補充燃料,交換數萬升充滿電的燃料。莫妮卡關上她的電動車的加油...